微信群成了“緊箍咒”
職場青年只想來一場痛快的“信息減負”
魏麗娜拍了張新出租屋的照片,想要發(fā)給媽媽看,但是她不斷下拉微信,,始終沒有找到媽媽的頭像,。在她聊天界面里,全是通過置頂功能始終顯示在前排的微信群,,加上最近剛加入的兩個新項目聯絡群,,魏麗娜置頂的群組增加到27個,占據了聊天界面的前4屏,。而刨除這些置頂的微信群,,她保存在列、可以統(tǒng)計的微信群則多達481個,。
工作群,、項目群、有領導的群,、沒有領導的群,、家人群、好友群,、同學群,、投票群、搶票群,、學習群,、代購群……大學畢業(yè)工作才1年,無數個群組將她迅速拉進無數社交圈,。但是,,復雜的社群關系并沒有帶給魏麗娜更多有效的社交關系,群里熟悉的朋友屈指可數,。而與日俱增的微信群,,卻帶給她越來越多的焦慮與負擔。
被群關系綁架的社交人情
“你永遠不知道哪位微信好友會變成微商或者代購,!”并沒有人征求過魏麗娜的意見,,但她還是被拉進了無數代購群,“日韓化妝品代購1,、2,、3,、4群”“下周去臺灣代購走一波”“泰國7日游人肉背回超劃算”……拉她進群的人里,,有關系不錯的同事和朋友,也有很久都沒有聯系過的大學同學,。
朋友圈可以選擇屏蔽,,微信群即便設置了免提醒,仍舊會有一個扎眼的小紅點,躺在微信消息欄里,。還有一個代購群,,群主總會@所有人,一天好幾次,,魏麗娜不堪其擾,,想過退群,但又擔心朋友看到退群提示而影響關系,?!罢嫦M⑿拍茉O計一個‘拒絕對方邀請你進群’的功能?!?/p>
除了代購群,,還有無數點贊群、投票群,、推廣群,,微信群成了一門“生意”,每個人帶著不同的目的建群,、加群,,或基于社交、學習,、相親,,或試圖窺探、獲取資源,、建立市場,。
李東陽的國慶節(jié)也因“群”而苦惱。一位小學同學結婚,,先是所有人在群里齊刷刷地刷祝福,,復制粘貼的都是第一個人敲打出來的文字和表情包,后來有人將自己私發(fā)給新郎的紅包截圖發(fā)到群里,,并補了一句“雖然人沒到,,但份子錢到啦!”“隊形”就開始變成發(fā)紅包截圖,。李東陽猶豫許久,,不得不點開群成員列表,找到新郎的頭像,,點擊“申請?zhí)砑訉Ψ綖楹糜选?。“原本沒有任何私交,,但是大家都這么做了,,你一個人不做,,就會被所有人側目。
線下社交受限于時間與空間,,微信群里卻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老同學們在群里挨個表現友情;家長們在群里排隊奉承老師,;上班族在群里復制粘貼為同事刷祝生日祝福,;部下們在群里花樣為領導的發(fā)言點贊……畢業(yè)很多年后,微信群幫助李東陽重新建立起久違的班級概念,,也將他拽進越來越復雜的“人情關系”里,。
“隱形加班”帶來新的負擔和焦慮
楊舒是一名新媒體編輯。凌晨3點,,熱鬧的北京進入短暫休眠,,但他的手機卻響了起來。部門工作群里,,習慣熬夜晚睡的領導剛發(fā)了一個熱點進去,,@他“明天一早推送”。
楊舒立馬在群里回復收到,,然后無奈地爬起床,,艱難打開電腦。他曾因為設置“免提醒”沒能及時回復,,幾分鐘后,,領導就在群里再次@他。以前在QQ里,,不在線的賬號頭像會變成灰白,,對方會得到“此人無法及時收到消息”的暗示,但微信頭像卻常年是彩色的,,于是對于領導而言,,他似乎應該永遠在線。
“沒辦法,,畢竟還要工作,。”楊舒記得自己推送過一篇新聞報道,,寧波一家公司老板,,深夜在微信工作群里發(fā)了條通知,要求員工在10分鐘內上報當月營業(yè)額,。正巧有位店長睡著了,,沒能及時回復。10分鐘后,,老板在微信工作群通知:你已被辭退,。
工作群方便溝通,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隱形加班,,困擾著無數像楊舒一樣的職場人,。許多指令看起來簡單,只需要打個電話,、查個數據,,或者翻看一下聊天記錄,但正是這些看起來隨手可做的事,,讓工作變成了24小時,、365天的事。
李響參加工作4年,,微信群增加到246個,,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工作關系建立和加入的。為睡個好覺,,他養(yǎng)成了夜晚斷網的習慣,。但更多人,還是只能像楊舒一樣,,和同事在私下無數次吐槽領導的作息規(guī)律,,最后還是只能調整自己的時間,去配合領導,。微信群成了“緊箍咒”,,手機聊天框里,裝滿了一些職場年輕人強忍著的擔憂與焦慮,。
垃圾信息消磨耐心
何銘給所有的群設置了消息免提醒,,但那些五花八門的群還是在消息界面占據著不少位置。一些群活躍度很高,,大量的圖片,、視頻信息占據了手機巨大的內存空間,還會將重要的消息位置壓下去,。
還有一些曾經參加活動的群,,活動結束后,逐漸變成“僵尸群”,。但總會有一些人,,孜孜不倦地往里面分享各種鏈接,有請大家?guī)兔ν镀钡?,也有做公眾號想要拉閱讀量的,,但大部分時間并沒有人會響應。還有一些群里,,時不時冒出各種虛假消息,、網絡謠言甚至黃色信息,。何銘從來沒有打開過那些鏈接,泛濫的廣告和垃圾信息,,消磨了他的好奇心和耐心,。
在一家知名公關公司任職的陳偉剛經歷了一場部門矛盾的升級,有同事在項目群里因為利益分配問題吵了起來,,為了讓領導主持公正,,最后從項目群吵到部門群,又從部門群吵到公司大群,。工作群儼然成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
“以前很愛在群里說話,現在看著就覺得心煩,?!标悅ニ降紫率且粋€很熱愛社交的年輕人,朋友小聚,、同事約飯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最后他在微信群中卻變成了一個小透明,朋友笑他“線上 ”,,因為除了工作需要,,他很少在群里說話。最近,,他新添置了一部手機,,申請了一個微信小號,里面只有最親近的家人和朋友,。他說自己念書的時候曾是個重度網癮少年,,但是現在只想來一場痛快的“信息減負”。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