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電(記者張云龍、朱文哲)鑼鼓敲,,鞭炮響,,23位村民胸前掛著大紅花,在村委會門前大聲宣布:“我們今天脫貧啦,!”這是不久前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zhèn)互利村發(fā)生的一件喜事:23戶村民提出申請,,集體退出貧困戶,互利村整村脫貧,。
?。担矚q的村民李井龍說:“我把土地和扶貧資金都入股村里的公司,每年光分紅就有7000元,,收入上來了,,不能再當貧困戶了?!崩罹堃患遥纯?,妻子貧血不能干重活,孩子念大學,,還有一位88歲的老母親,,全家主要靠他種12畝旱地玉米為生,年景好時純收入不過4000元,,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國家的好政策享受不少了,,現(xiàn)在村里有產業(yè),,自己勤快點,入股,、打工都能掙錢,,咱不能再靠國家救助生活,。”
互利村有種甘薯的傳統(tǒng),,甘薯品質遠近聞名,但過去村民分戶耕種,、自產自銷,,沒有形成規(guī)模。2014年,,村干部牽頭成立了互利村甘薯專業(yè)合作社,,2018年,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又成立了通遼市光照農產品有限公司,,統(tǒng)一種植甘薯,統(tǒng)一加工粉條,,統(tǒng)一品牌銷售,。
互利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說,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公司,,每年每畝地可以得到400元的保底分紅,,還能到公司干活掙工資,每天掙90至120元,。貧困戶將1.5萬元產業(yè)扶貧資金入股公司,,每年又可以得到2000元分紅,2020年本金全部返還,。
互利村共有耕地5520畝,,入股公司的土地達到5100畝,全村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的產業(yè)鏈條,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鏈”起了全體村民的收益,,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百Y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這種互利模式讓公司和村民都能從中得到可觀的收益,,品牌效應也在逐漸形成?!备队谰谜f,。
公司前景看好,,村民收入穩(wěn)步增加,互利村兩委班子就醞釀著當年整體脫貧,。村里召集貧困戶征求意見,,23戶全舉手,沒有一戶不同意,。
為保障23戶穩(wěn)定脫貧,,不出現(xiàn)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返貧結果,村委會還與他們簽訂了承諾書,,保障貧困戶年人均收入達到4000元,,帶動他們就業(yè),并實行教育兜底和因病支出兜底,。
?。矗矚q的王瑞文去年突發(fā)腦出血,出院后只能坐輪椅出行,,全家?guī)缀蹩宓?,當年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他將家里的10畝土地全部入股公司,,土地分紅收入最少能有4000元,。隨著身體逐漸康復,他還在公司做散工,,打工期間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隔天就可以收到現(xiàn)錢?!安挥猛獬?,村里的收入就能保障我們的生活,我主動申請退出貧困戶,?!蓖跞鹞恼f。
“我們村的集體經濟發(fā)展起來,,有條件扶持本村貧困戶,。集體退出貧困,是對貧困戶的一種激勵,,也是對黨和國家?guī)头龅幕貓蠛透卸?。”付永久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