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1月22日電 題:從“挑籮擺攤”到“布局海外”——湖南邵東民營經濟40年變遷之路
新華社記者陳文廣,、高文成
邵東縣,,位于湖南省中部,,以活躍的民營經濟而著稱,,以敢為敢闖的“邵商”而聞名。
2017年,,湖南全省經濟強縣排名中,,邵東位居第四;全縣近10萬人在東盟等地區(qū)經商,;依托30多個專業(yè)市場、200多條物流線路,、300多家自營進出口企業(yè),、2000多個海外銷售平臺,,打火機、學生箱包,、五金小套件等商品暢銷國內外……
到過邵東的人,,總是伴隨著這樣的困惑:邵東人多地少,資源匱乏,,何以物阜民豐,,繁榮如斯?邵東不臨海,、不沿江,,又無特殊政策優(yōu)惠,民營經濟發(fā)展何以異軍突起,,扶搖直上,?帶著這些困惑,記者趕赴邵東,,試圖理清邵東民營經濟的發(fā)展脈絡和背后原因,。
“這40多年,邵東民營經濟的發(fā)展可以說是逼出來,、帶出來,、闖出來的。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們家的生意經歷了三代,,有著從‘挑籮擺攤’到‘布局海外’而逐步壯大的一個過程?!弊谏蹡|縣的家里,,老撾萬象市博昇進出口有限公司法人李朝暉說起邵東民營經濟的發(fā)展,關不住話匣子,。
雖然成了民營企業(yè)主,,并將企業(yè)辦到了老撾,但現年51歲的李朝暉依然難脫農民的質樸本色,,并不高大的身材顯得格外敦實,,兩串鑰匙一左一右掛在腰間,走起路來,,鑰匙晃動聲與腳步聲合在一起,,響動不小。
“我和父親本質上都是‘洗腳上岸’的農民,,走上做生意的路,,既有自身原因也有時代背景。”李朝暉告訴記者,,20世紀70年代,,父親就曾因拿大米換土豆賺差價,被定性為“投機倒把分子”,,受到打擊,。直到改革開放后,父親從家庭作坊式小生意開始一步步做起,,慢慢走出國門,。20世紀90年代,自己也追隨父親去老撾闖蕩,,擺攤販賣邵東產的箱包,、服裝。
李朝暉說,,隨著生意做大,,如今,自家在老撾的公司已經交給了兒子經營,,自己則回到了邵東老家,。除了做鋼構、紅木家具等生意外,,他還在編寫《邵東人闖老撾》的書稿,。在這本書稿中,已有20多名邵東民營企業(yè)主的故事被收錄其中,。
對于他們,,李朝暉寫道:“早期闖蕩老撾的邵東人,無雄厚資金,,無特長技藝,,憑的就是敏捷的商業(yè)思維和一腔創(chuàng)業(yè)熱血。他們肩扛手提,,跋山涉水,,以這種最原始最艱辛的方式,螞蟻搬家一般,,將小五金等‘邵東制造’推出國門,。”
邵東商人的闖蕩,,讓邵東商品的海外市場日益壯大,,而如何將“邵東制造”提質升級,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邵東縣經濟和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長楊飛明介紹,,近些年,不少先前走出國門的邵東商人,在“引老鄉(xiāng),、回故鄉(xiāng),、建家鄉(xiāng)”政策的感召下,重新回到了邵東,。其中,泰國湖南商會創(chuàng)始人兼會長劉純鷹就是典型代表,。
記者了解到,,在邵東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2012年,,劉純鷹回到邵東創(chuàng)建了箱包服裝加工貿易出口基地,,并于2014年創(chuàng)辦了邵東縣隆源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中心。
“通過標準化廠房建設和先進技術引進,,只要是來園區(qū)考察的外商,,很少有不給我們下訂單的?!眲⒓凓椊榻B,,如今,邵東縣隆源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中心已經集聚了40多家自營出口企業(yè),,與之配套的布匹市場,、拉鏈廠、五金電鍍中心,、縫制設備廠和皮具工貿園區(qū)等逐步建成,,形成了完善的產業(yè)鏈。
“從李朝暉,、劉純鷹等人的經歷可以看到,,這些年,立足于傳統(tǒng)產業(yè),,邵東商人走過了一條從挑籮擺攤,、前店后廠、走出國門,,再到建專業(yè)市場,、產業(yè)園區(qū)的路子?!鄙蹡|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鄧星照說,,如今的邵東縣更加注重產業(yè)的智能化升級。
鄧星照表示,,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快速加工中心、3D打印服務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邵東相繼建成,,邵東全縣6萬家民營企業(yè)依靠“智造”力量,,正在跑出新時代邵東發(fā)展加速度。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