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在“艾”與被愛中“重生”
新華社記者俠克
1日是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為了盡可能讓每一位艾滋病患者走出陰霾、走向重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但卻為了同一個目標相互鼓勵,、支持,、守護。
他們是這個群體的“守護神”
“我從外地過來,,其實在這之前感覺已經(jīng)走投無路了,,是他們又給了我生活下去的希望。我會堅持吃藥,,配合治療,。”在北京地壇醫(yī)院紅絲帶之家門外,,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告訴記者,。
他說:“在這里,,沒有任何歧視,心里真的很感動,,他們是我們這個群體的‘守護神’,。”
接待他的是一位戴眼鏡的小伙子,,名字叫木木,,今年30多歲,是紅絲帶之家的一位志愿者,。2010年就開始做艾滋病志愿工作的木木熱心,、細致,給人一種踏實,、陽光的感覺,。
“每個人在得知感染后的心理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強,、很平靜,,有些人會情緒失控,會想不開,,甚至有輕生等極端行為,。我們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艾滋病,不斷給他們心理援助,,幫他們渡過難關(guān),。”木木說,。
“我還能活多久,?”“我會死嗎?”“我不敢告訴家人怎么辦,?” 每天面對數(shù)不清的疑問和哭訴,,木木總是耐心地傾聽、解答,。
紅絲帶之家護士長王克榮感慨:“紅絲帶之家自1999年成立以來,,志愿者通過多種形式給感染者、患者提供幫助,,幫助很多人走出了低谷,。”
有“艾”,,未來依然可期
和木木一樣,,小王(化名)也是一名志愿者,他所在的佑安醫(yī)院愛心家園是另一個艾滋病患者的“艾心歸宿”。
在小王的手機里,,存著300余位感染者和患者的聯(lián)系方式,。他們會不定期地交流、傾訴,,小王也會耐心的勸導(dǎo),,相互搭起的“艾”心橋梁堅實而有力。
“對于這一段時期的難處,,‘同伴’是最能體會的,。”小王說,,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深知其中的痛苦和絕望,也是得到幫助后慢慢走出陰霾,,從事志愿者工作就是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獲得新生,。“在最難,、最絕望的時候,至少我們可以陪伴著他們,,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
小王告訴記者,,很多感染者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擔(dān)心自己的隱私被暴露,擔(dān)心自己的家庭,,擔(dān)心自己的社會關(guān)系等,,他會以親身經(jīng)歷或者講述別人的故事勸說對方,逐漸引導(dǎo)他們走出困境,。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佑安醫(yī)院抗病毒治療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8700余人,覆蓋北京市抗病毒治療人數(shù)的50%以上,。醫(yī)院開展的艾滋病母嬰阻斷技術(shù),,先后幫助2000余個艾滋病家庭迎來了健康寶寶。
“新階段”,,要加油
在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中心工作的汪雯自1994年畢業(yè)后便在臨床一線工作,,有過非典、肝炎,、艾滋病等多個傳染病領(lǐng)域的工作經(jīng)驗,,如今已是感染中心的主任醫(yī)師。
汪雯介紹,目前在她所負責(zé)的病房收治的一般都是比較危重的艾滋病患者,,大部分都伴有腦膜炎,、肝炎、結(jié)核病等并發(fā)癥,。
談起那些逝去的生命,,汪雯說:“生命很脆弱,每一個我們束手無策,、無法挽回的患者,,都讓我們很難過。但我們必須盡快把難過的事情忘掉,,因為還要面對新來的病人,,我們是能帶給他們希望的人?!?/p>
木木說,,在每一位患者拿著藥要離開的時候,他都會上前給他們一個擁抱并對他們說:“歡迎你走入人生的‘新階段’,,要加油,!”
“希望社會可以對這個群體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也希望將來人們對待艾滋病患者可以像對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樣‘平等’?!蓖蹩藰s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