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前不久刊發(fā)了《家長群變異了!“攀比群,、馬屁群,、廣告群”……》一文,引發(fā)社會熱議。一些地方出臺家長群管理規(guī)定,,列出禁令,;有的學校禁止老師建家長群……最近半月談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家?;痈挠肁pp后,,家長群的老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的家校矛盾甚至比以前更嚴重了,。
家校溝通App:
不能群聊,,全家點贊、充錢更糟心
家長劉女士最近被孩子所在幼兒園移出家長群,,被告知即日起下載一款名為“掌通家園”的App作為家校溝通的唯一工具,。
“學校發(fā)通知、點名,、請假都在這App上面,,讓人不得不用?!眲⑴空f。
和微信群不同的是,,這類App主要以教師與家長點對點溝通為主,沒有群聊功能,,仍有類似朋友圈的功能,,家長可在下面留言。
讓一些家長操心的是,,App上孩子的排名在醒目位置,,排名靠累積“關愛值”,給老師親友點贊,、發(fā)布成長印記(發(fā)站內朋友圈)、分享站內課程和文章等方式都能獲取“關愛值”,。
“這些提升‘關愛值’的做法不像是關愛孩子,,更像是在關愛這個App,提升用戶粘度,?!眲⑴空f。
半月談記者瀏覽這款App發(fā)現(xiàn),,老師發(fā)的任何消息都瞬間集贊,,并引來吹捧之言;有的父母除了讓祖輩下載并進群外,,還將孩子的姑舅叔嬸拉進來,時不時發(fā)帖,,聲勢浩大,;廣告四處可見,不少課程都需要花費“掌通幣”,,需要家長往App里充值,。
幾位家長使用后反映,該App沒有群聊功能,,清靜不少,,且接送記錄、學校食譜等功能有利于家長了解校內動態(tài),,但同時商業(yè)化印記明顯,且一定程度上仍沒有改變“攀比”和“拍馬屁”的問題,,排名功能更是新增的煩惱,。
這類家校溝通的App正覆蓋全國越來越多的學校?!罢仆覉@”稱目前已覆蓋近2100個區(qū)縣,,服務了100萬幼師、2400萬家長,;“貝聊”稱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超過5萬所幼兒園及相關機構,,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智慧樹”稱已經覆蓋全國12萬家幼兒園,、2600萬用戶……
上班午休代孩子寫作文
作業(yè)App變成新的“負擔群”
除了家校溝通的App外,,一些與作業(yè)捆綁的App也正在中小學中興起。此前半月談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不少微信家長群中貼出孩子成績,、作業(yè),家長群變異成“負擔群”,,而作業(yè)App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倒是希望孩子學校能用微信群,也就用來布置作業(yè)而已,,現(xiàn)在用了作業(yè)App,,布置作業(yè)、做作業(yè),、自動批改,、訂正、提交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家長幫忙完成,,下班后全家都在忙作業(yè),。”學生家長王先生說,。
王先生的孩子現(xiàn)在公辦小學就讀二年級,,令王先生不解的是,教育部多次強調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yè),,但為何上了App后,,每天作業(yè)如雨,“數(shù)學一天50道計算題,,作文幾乎每兩天一篇”,。
對學校利用作業(yè)App進行題海戰(zhàn)術而怨聲載道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App里不光能做作業(yè),,還能曬作業(yè),、曬成績,就連老師發(fā)的帖子家長是否閱讀過都有記錄,,讓家長疲于應付,,有的甚至代勞孩子作業(yè)。
“尤其是作文,,家長都是槍手,,幾乎是半公開的秘密?!毙W生家長李女士說,,每次老師將批改過的作文拍照上傳至App里,點名表揚和批評某幾位同學的作文,,于是家長輔導作文的越來越多,,久而久之“輔導”成了“代寫”?!昂⒆铀稚习辔缧輹r就在寫作文,,回家后讓孩子背出來,再書寫下來,?!?/p>
由作業(yè)而影響家校關系的事例越來越多,。某地一家長不滿假期作業(yè)量過多而和老師群里爭執(zhí),最后演變成各學科老師和班主任同這位家長的口水戰(zhàn),,該家長也被勒令退群,,其他家長則保持沉默;某地一家長因孩子作業(yè)做到夜晚12點而私信班主任并與其爭執(zhí)……
技術不是罪魁
謹防家校關系步醫(yī)患關系后塵
據(jù)了解,,近期多地出臺家長群管理新規(guī),。比如,青海西寧城西區(qū)教育局出臺《家校網(wǎng)絡交流平臺“五要五不要”管理規(guī)定》,,要求在平臺發(fā)布信息時:休息時間不要發(fā),;作業(yè)、成績排名等不要發(fā),,批評表揚,、拉票評比不發(fā);未經區(qū)教育局許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動信息不要發(fā)。一般性通知,,原則上不點贊,、不回復,避免“拍馬屁群”的出現(xiàn),;與工作無關的言論,、圖片、鏈接等信息不要發(fā),,避免“廣告群”的出現(xiàn),;他人隱秘信息不要發(fā)。
今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科學布置作業(yè),,提高作業(yè)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yè),,強化實踐性作業(yè),,減少機械、重復訓練,,不得使學生作業(yè)演變?yōu)榧议L作業(yè),。此后,各省級教育部門也出臺相應規(guī)定,,涉及到作業(yè)布置等細化的規(guī)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一方面教育部門重視家校溝通,出臺相應舉措,,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必須看到家長群異化現(xiàn)象背后的家校關系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錯位,。
上海某公辦小學校長表示,無論是App還是微信,,都是信息技術手段,,關鍵在于使用者要把握住育人為本的準則,擯棄排名,、作秀等跟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商業(yè)類App需要清理,,監(jiān)管部門應當建立相關審核制度,。”
一位小學校長認為,,錯不在微信或App等技術手段,,家校雙方都要理性使用,并且遵守規(guī)則,,尊重規(guī)定,,而非相互施壓,出現(xiàn)問題積極溝通,,避免家校關系步醫(yī)患關系后塵,。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荀淵認為,無論哪種技術手段,,都讓家校關系演變成每個個體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呈現(xiàn)個性化特點,這需要教師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發(fā)揮“減壓閥”和“調和劑”的作用,,而非讓家長要么憋著要么爆發(fā),,老師要么不容質疑要么被投訴而辭職。
業(yè)內人士建議,,對家校關系中如何發(fā)揚良好師德師風,,應加強研究,并納入到師范生培養(yǎng),、見習教師和班主任培訓等環(huán)節(jié)上,,尤其讓年輕教師有能力處理好家校關系。(記者:陸文軍 潘旭 吳振東)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