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劉萬鳴(左)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 李相博攝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姜程)10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劉萬鳴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劉萬鳴表示,,藝術源于生活,畫家在書齋里獲得的東西和直接跟生活對話獲得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以下為主要訪談內容:
新華網:當代文化藝術怎樣才能更貼近老百姓,,更融入生活?
劉萬鳴:藝術源于生活,,藝術源于人民群眾,,最終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的。如何處理好藝術和生活的關系,,對畫家的創(chuàng)作非常關鍵,。繪畫中的情感,、繪畫中筆墨的活脫靈透,、繪畫內容和筆墨當中所體現的鮮活感等都是從生活中得來的。中國畫院每年會拿出時間讓畫家走基層,,這類采風活動給畫家創(chuàng)作帶來了很多益處,。畫家在書齋里獲得的東西和直接跟生活對話獲得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去河北唐縣跟當地的老八路聊天,,他就給我們講當年抗日戰(zhàn)爭的故事;去看抗日戰(zhàn)場遺址,,當地人也跟我們講解……如果了離開人民群眾和生活體驗……我們的繪畫就會變得蒼白,。
新華網:您未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向是什么?
劉萬鳴:接受傳統(tǒng),、不忘初心,、開拓未來,處理好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作品體現正能量,,讓自己的作品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是我的創(chuàng)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