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故宮博物院發(fā)布公告,邀請各界代表參加“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這也是北京故宮首次晚間對公眾預約開放,。觀眾可參觀“紫禁城里過大年”展,還可以觀賞到通過藝術燈光投影于建筑屋頂上的《千里江山圖卷》等繪畫作品,,在故宮過一個不一樣的“文化元宵節(jié)”,。
近年來,,“博物館里過大年”日益受到廣大游客和市民的喜愛。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調查,,今年春節(jié)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游客比例分別為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游客達到34.8%,。
“對知識的渴求與自覺地探索,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進步的象征。過節(jié)方式的轉變,,恰恰體現了國人對知識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對自身未來發(fā)展的美好愿景?!眹也┪镳^(以下簡稱國博)開設的 “亥歲禎祥——2019新年迎春書畫展”策展人楊瑩露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春節(jié),從正月初一到初六,,國博的總參觀人數突破了36萬人次,,單日的參觀人數和總人數都刷新了紀錄。
人氣旺的不只是國博,。來自國家圖書館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除夕到初六,, 該館到館總人次突破12萬,相對于2018年春節(jié)期間的5萬余人次,,同比增長140%,。
十五之前都是年,“博物館里過大年”的熱度在正月初六以后仍在持續(xù),。楊瑩露表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假期扶老攜幼地來到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反映出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望。特別是在對下一代的培養(yǎng)中,,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而且支持孩子多走進博物館,、圖書館,,讓孩子得到歷史與文化的熏陶。
國博“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副策展人劉鈞認為,,全國各地有大量觀眾選擇到博物館里過文化年,,這一方面表明,近年來人們的文化消費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博物館熱逐漸成為新時代中國文化發(fā)展新的亮點,;另一方面,,博物館自身也銳意進取,深挖改革紅利,,通過舉辦特色展覽,、提升接待服務水平,力求滿足人們新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人在假日走進博物館,,也給博物館的接待能力和展陳設計等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楊瑩露表示,,面對觀眾日益強烈的文化需求,,國博將在展覽與傳播上不斷完善,滿足不同知識結構觀眾的觀展需求,。同時,,打破單一的展示方式,探索不同的科技手段,,讓觀眾在多元的觀展體驗中獲得知識,。此外,還將充分利用網絡與科技的傳播手段,,加強展覽的在線展示,,讓無法及時來到現場的觀眾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到展覽的魅力。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