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p>
聚焦一個主題——脫貧攻堅。
解剖一只麻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
解決一類問題——“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重慶之行,以問題為導向,,點面結合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精準,、務實而高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國內考察,,脫貧攻堅總是一項重點議題。但像這次重慶之行,,僅就脫貧攻堅一個主題,,深入基層考察調研,并專門召開相關座談會,,還是首次,。
在實地考察調研的基礎上,4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
總書記專門主持召開一個以“問題”命名的座談會,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
為什么,?
因為越是到吃勁的時候,越要響鼓重錘,。
回顧過去一年,,考察長江經濟帶、東北三省,、京津冀,,都是聚焦一個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推動相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同出席2019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共商國是,一場一個主題,,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線,,共商決戰(zhàn)決勝大計。
這次重慶之行也是這樣,,聚焦主要矛盾,、抓住核心環(huán)節(jié)、緊盯突出短板,、謀劃重點任務……焦點更實,,力度更大。
?。ǘ?/p>
15日中午,,習近平一下飛機,就轉乘火車、汽車前往石柱縣,,山路蜿蜒,、坡急溝深,輾轉3個多小時抵達大山深處的石柱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
見到村民們,,總書記深情地說:“我今天乘飛機、坐火車,、坐汽車,,先后用了三種交通工具,專程來這里看望大家,?!?/p>
一天時間,從首都到地方,,從市,、縣到鄉(xiāng)、村,,一路馬不停蹄,,一竿子插到底,徑直走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總書記為何不辭辛苦,、千里迢迢來到這個村?
華溪村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人均可耕地面積不到1畝,,而且土地十分貧瘠,全村542戶,、1466人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85戶,、302人,屬于典型的貧困村,。
而這個村所屬的中益鄉(xiāng)也是深度貧困鄉(xiāng),,所屬的石柱縣則是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
這就是總書記口中常常念及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階段“難啃的硬骨頭”。
當地貧困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脫貧攻堅的難點有哪些,?擺脫貧困的出路何在?習近平總書記深入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就是要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ㄈ?/p>
要把實際情況摸準摸透,,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解剖麻雀是個好辦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務實戒虛上下功夫,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一個一個實際問題上,,解剖麻雀,,把問題想深、想細,、想透,,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解決,。
同樣是解剖一只麻雀,,黨的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州,,深入企業(yè),、農村考察調研,提出要緊扣新時代要求推動改革發(fā)展,。
這次,,則是圍繞脫貧攻堅這個主題,重點考察調研一個貧困村,。
圍繞一個主題,,解剖一只麻雀,總書記看得很仔細,、問得很具體:
考察一所小學,,他走進師生食堂,仔細察看餐廳,、后廚,,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wèi)生情況;
看望一家貧困戶,,他踏著濕滑的石階登上陡坡,,從屋外看到屋內,詳細詢問老兩口生活和身體狀況,;
走訪一家脫貧戶,,他沿著鄉(xiāng)間小路步行察看自然環(huán)境、村容村貌,,了解該村通過種植中藥材黃精等特色經濟作物帶動村民脫貧的情況,。
一個村、幾個點細細看下來,相當于對當地脫貧攻堅工作做了一次“抽查”,。
“抽查”結果令人滿意,。“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yī)療,、住房安全越來越有保障,,心里感到很托底?!绷暯秸f,。
與此同時,總書記指出“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huán)節(jié),。他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tǒng)一思想,,抓好落實,。要摸清底數,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既有點上的考察調研,,又有面上的座談交流,,脫貧攻堅的形勢更清楚,存在的問題更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更清晰,,也就更加堅定了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勇氣。
總書記強調,,貧困縣摘帽后,,要繼續(xù)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wěn)定脫貧,。貧困縣黨政正職要保持穩(wěn)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xù)執(zhí)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jiān)管,。要保持政策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
這樣強調的目的,是因為:“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zhàn),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保ㄎ淖郑簭垥运?攝影:鞠鵬、謝環(huán)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