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5月5日電(記者楊帆)4月29日下午,,飛機(jī)落地天津濱海國際機(jī)場。接機(jī)大廳里90歲的赴臺老兵張萬龍坐在輪椅上,,手微微顫著,,抿著嘴說不出話。兒子張建邦眼里噙著淚水,,笑著向老人說:“回家啦,,爸,我們終于回家啦,!”
這是一次漫長的回歸,。在跨越海峽70年后,張萬龍從臺灣回到了祖國大陸,,回到了養(yǎng)育他的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西澤坨村,。
“流浪”70年
年輕時張萬龍入伍跟隨國民黨軍隊一路向南,后與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1949年他隨軍從上海搭船去了臺灣,,因腿部受傷退伍,40多歲時與一名當(dāng)?shù)嘏咏M成家庭,,自此長留臺灣,。
20世紀(jì)80年代末,兩岸開放交流,。張建邦告訴記者,,父親曾托回大陸探親的朋友打聽家人的情況,但都沒有收獲,?!澳菐啄昴赣H臥病在床,需要長期照顧,,父親只能把想法壓在心底,。”
后來妻子離世,,哀痛之余,,張萬龍的思鄉(xiāng)之情愈發(fā)濃烈。
“尋根是父親最大的愿望,,大陸那頭是他的根,,也是我和兒子的根,,我也想要讓后輩們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不管多難都要回唐山,,就算背也要把他背到家,!”張建邦說。
然而,,因為年事已高,,張萬龍的記憶慢慢消退,對家鄉(xiāng)只存零星印象,,連有幾個兄弟姐妹都忘記了,。關(guān)于大海那頭的“家”,,只有軍籍登記表殘存的一個住址,。
今年4月18日,靠著散碎的訊息,,在“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與志愿者的幫助下,,張建邦聯(lián)系到了遠(yuǎn)在河北唐山的家鄉(xiāng)親人?!罢业郊伊?!我要帶父親回到那里,看看家鄉(xiāng),,見見親人,,祭拜祖墳,讓他不留遺憾,?!睆埥ò钫f。
“臺灣親戚”回家了
3個小時飛機(jī),,2個半小時汽車,,數(shù)千里山和水。4月29日下午,,到達(dá)天津濱海國際機(jī)場后,,張建邦和父親由家鄉(xiāng)親人領(lǐng)著,安頓在了西澤坨村的家里,。
為了看看這個“臺灣親戚”,,傍晚張家院里屋里圍了六七十口親戚。他們有的已是滿頭白發(fā),,有的正牙牙學(xué)語,,桌上擺放著花生、瓜子,、糖和各種水果,,炕上鋪著嶄新的床單,、厚厚的被褥。
張萬龍被家人抱到炕上坐下,,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好,!好!”侄孫們心疼老人,,怕他身體吃不消,,張萬龍卻不停搖手,清楚地說“不累,!不累,!”
“我?guī)Ц赣H回來太晚了,我對不起你們,?!笨吹綇埥ò钬?zé)怪著自己,張家的兄弟們圍著安慰,。首次相聚,,他們相互問候,相互擁抱,,眼里含著淚水,。
張萬龍的侄子張有70多歲了,他告訴記者,,父輩兄弟五人,,他的父親排行老大,張萬龍排行老小,,現(xiàn)在五人里只有張萬龍一人在世,。“長輩過去說過,,如果我五叔還活著,,可能去了臺灣。沒想到五叔真的回來了,,終于團(tuán)聚了,!”張有拿五叔照片和父輩照片對比過,面貌非常相似,。
九旬圓夢 鄉(xiāng)音無改
70載歲月,,一個跨越海峽兩岸的團(tuán)圓夢最終實現(xiàn)。
“我們的碰面,,有悲有喜,。喜的是,全家人團(tuán)聚了,幾代人對五叔去向的疑問,,畫上了意想不到的句號,。悲的是,無論生活好壞,,五叔離家半生的孤獨,,是無法彌補(bǔ)的?!睆堄羞煅实?。
少小離家,鄉(xiāng)音無改,。親戚們都很驚訝,,張萬龍的口音里仍帶著唐山味?!案赣H一直是這個口音,,所以老家的親人們說話我都能聽得懂?!睆埥ò罡嬖V記者,。
那一夜親人團(tuán)聚,不知聊了多久,,哭了多久,抱了多久,。
4月30日,,陽光正好,張家院外的田地里,,麥子長勢正旺,。在西澤坨村頭,張萬龍在家人攙扶下,,從輪椅上緩緩起身,,望著讓他無數(shù)次魂牽夢繞的故土。
跪在祖墳前,,90歲的張萬龍目光炯炯有神,,念叨著:“回來了,回來了,?!?/p>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