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一部由護士接聽,、24小時待機的“梔子花”熱線,成為許多長期透析病人的心理支撐
梔子花“開”的聲音
編者按: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jié),。目前,,我國有超過400萬名注冊護士,她們穿梭于醫(yī)院各個角落,,在最“前線”的地方為患者提供服務,。
一邊是當初許下的“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的承諾,一邊是極其繁忙,、瑣碎的工作,,如何在理想與現(xiàn)實中找到平衡,是每一位護士要面對的問題,。
這個護士節(jié),,本報記者走近一條由護士維護的熱線。為了保證熱線運轉,,她們義務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為這條看不見的“線”,病人獲得技術和心理的雙重支持,;也因為這條看不見的“線”,,有的病人與醫(yī)護人員成為朋友,并且盡己所能為別人提供幫助,。
在醫(yī)患關系有些“如履薄冰”的當下,,我們或許需要更多這樣的“線”,聯(lián)通人們的心,。
“梔子花開,,如此可愛……”音樂鈴聲再次響起,盧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拿起手機離開了房間,。一個多小時里,這是她接的第四個電話,。那部看起來有些過時的智能手機不是盧佳的私人手機,,而是她所在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腎病內科三病區(qū)的一部熱線電話,。
三病區(qū)是腎病內科專門收治腹膜透析病人的亞專科病房,。與血液透析需頻繁往來于醫(yī)院不同,,腹膜透析患者在家即可自行完成治療。只是,,面對透析液,、透析管等醫(yī)療用品和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狀況及并發(fā)癥,沒有接受過專業(yè)醫(yī)學訓練的患者和家屬,,一開始往往會手足無措,。
針對這種情況,三病區(qū)的護士團隊開通了24小時待機的手機熱線,,解決患者在透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10年時間,11位的電話號碼成了許多長期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撐,。由于一直都以《梔子花開》這首歌作為鈴聲,,漸漸地,這部手機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梔子花”熱線,。
一部“老人機”,, 一個手機號
“梔子花”的誕生,源于三病區(qū)護士長張宏青在左右為難中萌發(fā)的一個念頭,。
作為腎衰竭三大治療方式之一,,腹膜透析既降低患者經(jīng)濟成本,又節(jié)省往來醫(yī)院的時間,。但幾乎每一位選擇腹膜透析的病人出院前都很惶恐:怎么確保消毒到位,?如何判斷是否出現(xiàn)并發(fā)癥?出現(xiàn)意外怎么辦,?……
2008年,,當時還是腹膜透析專職護士的張宏青總會遇到被病人追問聯(lián)系方式的情況。
按慣例,,醫(yī)護人員不應把私人電話告訴患者,,但病人的需求又真實而急切。左思右想,,張宏青翻出家里閑置的一部“老人機”,,當再有病人詢問時,她會提供一個特意辦理的手機號碼,,“透析時遇到問題可以打來咨詢,。”
最初一兩年,,打進電話的人并不多,,張宏青也只是在工作之余,,簡單地提供一些技術上的幫助,。
2012年,,一位高校教師因尿毒癥開始接受腹膜透析。突如其來的疾病,,給這位當時不到40歲的年輕人蒙上了深重的心理陰影,。一天晚上9點多,張宏青突然接到了他的電話:“張護士,,我今天到外地出差,。雖然你曾說透析期間可以外出,但現(xiàn)在坐在房間里,,我還是覺得特別緊張……”
這個電話,,張宏青足足接了兩個多小時。因為兩人年紀相仿,,從疾病聊到家庭再聊到工作,,張宏青像心理咨詢師一樣,緩解了電話那頭的恐懼,。
一年多以后,,這位病人遇到了匹配的腎源,他第一個告訴的人就是張宏青,。直到現(xiàn)在,,每年春節(jié)兩人都會互致祝福。
漸漸地,,這串特殊的電話號碼被越來越多的腎病患者知道,,張宏青也越來越感受到這部手機的重要性。2014年,,她成為腎病內科腹膜透析亞??撇》孔o士長,又有3名專職護士加入到接聽電話的隊伍,。
“媽媽,,你的病人在找你!”
“有位病人手臂骨折,,想問問能不能打石膏,。”接完又一個電話,,盧佳回到了記者對面,。這幾個月,正輪到她接聽梔子花熱線,。
截至2018年,,湘雅二醫(yī)院在冊登記維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有700多人,,“梔子花”熱線每天的接聽量,也從最初零星幾個增加到近50個,。
鄧紅梅剛做腹膜透析專職護士時,,《梔子花開》的前奏一響起她就有些緊張,“病人提出的某些問題還真答不上來,?!庇谑牵龑iT準備了一個小本子,,遇到不明白的就記下來去向同事請教,,然后再給病人回電答復,“是這部電話促進了我的專業(yè)知識快速進步,?!?/p>
隨著病人數(shù)量增加,“梔子花”熱線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樣,。不適癥狀咨詢,、預約復查……“這些是最基礎的,”鄧紅梅告訴記者,,還有病人替親友咨詢病癥,,“甚至有人想找我們幫掛別的科室的門診號?!?/p>
此外,,熱線還主動提供隨訪服務,比如提醒患者下次復查時間,,告知復查結果,、處方調整方案等。
既要完成病區(qū)內的工作,,又要保持24小時待機,,這些看起來柔弱的護士并非不覺得不吃力。盧佳坦率地說,,有時候忙了一天,,回家路上遇到熱線響起時她也會猶豫,究竟是接還是不接,?
最極端的一次,,從凌晨到天亮,盧佳接了6個電話,,整晚都沒有睡著,。
去年,三病區(qū)的護士相約到距離長沙六七個小時車程的山區(qū)游玩,,經(jīng)過一路散落的村莊,,“說不定這里就有常給‘梔子花’打電話的病人,!”不知誰說的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一部手機,,讓偏遠地區(qū)患者省去了不少長途奔波的辛苦。就沖這,,張宏青和她的團隊找到了堅持下去的理由,。
耳濡目染之下,如今,,盧佳的丈夫已成了腹膜透析方面的半個“專家”;每當《梔子花開》響起,,她上幼兒園的兒子還會沖她喊:“媽媽,,你的病人在找你!”
助人,,也是助己
39歲的傅科化坐在盧佳旁邊,。如果不說,旁人怎么也看不出,,他身患尿毒癥已近兩年,。
“第一次打熱線電話前,我猶豫了很久,?!卑凑蔗t(yī)囑,首次腹膜透析1個月后需入院復查,。拿著護士給自己的預約床位的聯(lián)系方式,,傅科化很糾結:上班時間他怕影響護士工作,下班時間他又怕打擾護士休息,。但當他終于鼓起勇氣按下“呼叫”鍵,,電話那頭很快傳來熱情的回應:“你好!”
時間久了,,傅科化跟三病區(qū)的護士都成了熟人,。時不時,他會幫外地的病友咨詢一些問題,;后來,,他干脆把熱線電話在病友群里公開,“有需要都可以打,?!?/p>
對外院或外地的病人,梔子花熱線都一視同仁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與傅科化以及其他病人的接觸中,,張宏青和同事還有了新的計劃:建立一個由病人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
2018年7月,傅科化成了首批9位志愿者之一?,F(xiàn)在,,他能夠為腹膜透析病人解答一些基礎的問題,指導他們進行透析操作,。每當病區(qū)收治了新的尿毒癥患者,,傅科化和同伴的現(xiàn)身說法,還能有效穩(wěn)定病人的情緒,。
傅科化不知道的是,,助人也是一種自助。生病這幾年,,他完全放下了自己原來經(jīng)營的生意,,除了在醫(yī)院,就是在家里,。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尿毒癥患者身上也很常見。
“其實,,只要堅持透析,,他們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睆埡昵喔嬖V記者,,隨著志愿服務的開展,志愿者重新找到自我價值,,有了回到社會的動力,。
“下個月,我就要去自家的店里幫忙了,?!辈稍L結束前,傅科化告訴記者,。(記者 羅筱曉 方大豐)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