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地球的“藍色心臟”亟待保護——海洋學家西爾維婭·厄爾談海洋保護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在全球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的今天,,北極熊的生存環(huán)境正遭遇嚴峻挑戰(zhàn),。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遭遇嚴峻挑戰(zhàn)的將不只是北極熊,,也包括我們自己?!?/p>
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舉行的極地自然攝影展“壯美極境——海洋公益影像巡展”15日落下帷幕。美國海洋學家西爾維婭·厄爾在巡展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氣候變暖,、過度捕撈和塑料污染等正在威脅著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這個地球的“藍色心臟”亟待更好保護,。
海洋保護刻不容緩
作為今年自然資源部世界地球日全國系列示范活動之一的“壯美極境——海洋公益影像巡展”,,從4月22日起首次同場展出了南極、北極,、赤道珊瑚海三個地區(qū)的60幅影像作品,,旨在喚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更多關(guān)注,。
“氣候變暖,海冰消融,,北極熊生存環(huán)境堪憂,。”西爾維婭說,,從衛(wèi)星遙感圖像看到,,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30多年的時間里北極海冰覆蓋率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與此同時,,人類將巨量的塑料和垃圾排放到海洋里。
早在40多年前,,西爾維婭就已累計在水下工作過7000小時,,被譽為“深海女王”,如今84歲高齡仍在為海洋奔走,。在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近200位攝影師,、藝術(shù)家、科學家參與的南極,、北極,、赤道珊瑚海探索項目中,西爾維婭擔任首席科學家,,行走在北極和南極等海洋前線。
她說,,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蓋,。希望喚起人們對海洋保護的更多關(guān)注,了解和保護氣候變暖加速到來的海洋,。
藍色夢想點燃海洋保護熱情
西爾維婭有一個藍色的夢想,,那就是點燃公眾保護海洋的熱情。她說:“人們對海洋的了解越多,,就會愈加熱愛海洋,,更好地保護海洋?!?/p>
時下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南北極,,這對南北極是福還是禍?西爾維婭認為,,更多的人去南北極這些生態(tài)敏感的地區(qū)旅游,,確實會產(chǎn)生影響。旅游者去那兒旅游時應(yīng)心存敬畏,,用敬畏心對待企鵝,、北極熊和當?shù)丨h(huán)境,。
在西爾維婭看來,旅游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人們旅游后可獲得更多的知識,,激發(fā)其對不良后果的認識?!澳憧梢杂H自去旅行,,也可以通過像‘壯美極境’展覽這樣的影像游覽,從而喚起內(nèi)心對海洋保護的熱情,?!?/p>
中國的深海探索意義重大
很早就開始關(guān)注深海的西爾維婭,曾推動研制深海載人潛水器,。她說,,深海裝備對探索海洋意義重大,人類需要利用新技術(shù)進一步探索深海世界,,從而更好地了解海洋和保護海洋,。
“深潛技術(shù)可以送機器人、儀器去深海,,但最應(yīng)該送我們?nèi)祟惖拇竽X和雙眼下去,。”西爾維婭說,,海洋系統(tǒng)究竟怎樣運行依然不夠清晰,,需要更全面地了解海洋。
她說,,中國處在深海技術(shù)的前沿,,“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彩虹魚”等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將會去探索最深的海洋,,這非常重要,,意義重大。
目前全世界到達海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的只有4人,?!皼]有理由不去海洋最深處。應(yīng)該投入更多的資源了解地球,,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星球,。”西爾維婭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