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庫7月10日電? 專訪:承辦世界遺產大會彰顯中國的貢獻與擔當——訪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田學軍
新華社記者李銘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在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領域承辦的最高規(guī)格的國際會議,,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彰顯了我國作為世界遺產大國的貢獻和擔當。
第43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主席加拉耶夫9日在巴庫宣布,下一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于2020年由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承辦,。隨后,,世界遺產委員會各委員國一致推選田學軍擔任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
田學軍在專訪中表示,,世界遺產大會是世界遺產領域的年度盛會,,備受全球矚目。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有利于我國全社會牢固樹立文化自信與生態(tài)文明意識,,促進我國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事業(yè)健康發(fā)展,;有利于我國深度參與世界遺產治理工作,向世界廣泛展示我國文化建設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理念與成就,,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下一步,,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將會同國內相關主管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全力以赴籌辦好世界遺產大會,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和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發(fā)揮積極作用,。
談及中國在世界遺產保護和傳承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田學軍表示,中國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踐行者,,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備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和監(jiān)測體系,建立起較為完備的遺產研究與能力建設體系,,世界遺產保護事業(yè)取得了顯著成就,,得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認可。目前,,中國已有55項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列全球第一,。
田學軍表示,,中國是世界遺產保護事業(yè)的重要參與者與貢獻者,支持教科文組織在遺產領域的全球戰(zhàn)略,。中國先后四次當選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與教科文組織共同設立了亞太地區(qū)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等二類中心,,為締約國提供世界遺產領域能力建設服務,。同時,中國重視遺產領域的交流互鑒,,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等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柬埔寨、緬甸,、尼泊爾,、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開展了務實合作,為有關國家提升遺產保護,、修復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田學軍高度評價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良渚古城遺址在此次會議上申遺成功。他認為,,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有利于中華文明的傳承,,有利于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的貢獻,從而更好地推動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則有助于提升政府和民眾對候鳥保護及濕地保育意識,對維護全球生態(tài)安全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田學軍強調,,世界遺產保護工作已進入“中國時間”。中國將抓住承辦世界遺產大會的契機,,推動世界遺產全球戰(zhàn)略的實施,,提升《世界遺產名錄》的區(qū)域代表性,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和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年度例會。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6月30日在巴庫開幕,,7月10日閉幕,。中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已成為全球世界遺產數(shù)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