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28日電? 題:張富清:心中無我,付此一生
新華社記者 譚元斌
永遠忘不了,,那烽火硝煙的戰(zhàn)場,,那介紹自己入黨的連長和指導員,,那再也沒有回到連隊的戰(zhàn)友……
更忘不了,,入黨時立下的錚錚誓言。
——心中無我,,付此一生,,這就是本色英雄張富清!
一
在湖北來鳳縣城區(qū)老建行宿舍右手邊,,有一老舊小區(qū),,94歲的張富清和老伴孫玉蘭就住在一棟陳舊的五層磚房的二樓。他們一家住在這里30多年了,。
30多年,,一切都已改變,。磚房的外墻被時光剝蝕,,污漬斑斑。大兒子已經(jīng)退休,,小孫女已經(jīng)工作,。很多同事已經(jīng)搬走,住進了商品房,。一樓的房子,,租給了商戶,喧鬧嘈雜,。
30多年前,,張富清從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副行長崗位離休時,身體還很硬朗,,一天接一天地給孫玉蘭做飯,,彌補過去對老伴的“虧欠”。現(xiàn)在,,張富清左腿截肢了,,有高血壓、頸椎病,、冠心??;孫玉蘭心臟搭過多個支架,很多事情再也做不了,。
現(xiàn)在的張富清,,常常忍不住想起戰(zhàn)友、想起母親,。
因不識字,,張富清隨隊征戰(zhàn)期間,未給家里寫過信,。
他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的時候,,在陜西洋縣老家體弱多病的母親,心急如焚,。她不斷找人打聽兒子的下落,。屢屢打聽沒有結(jié)果,她以為兒子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多年后,,張富清終于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絕望的母親終于迎回了自己的兒子,。當身穿軍裝的張富清出現(xiàn)在自家院子里的時候,,母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母子抱頭痛哭,。
1954年到1958年,,張富清在上防空部隊文化速成中學以及恩施地委黨校期間,分別回過一次老家,,這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陪伴母親的全部日子,。
二
今日,位于陜西澄城縣的壺梯山頂,,大廟仍在,,斷壁殘垣,人跡罕至,。半山腰,,紅色的“壺梯山戰(zhàn)役紀念碑”巍然聳立。
壺梯山戰(zhàn)役殲敵近萬人,,削弱了敵軍主力,,打開了關中門戶,我軍乘勝收復澄城,、韓城,、合陽三縣,拉開了解放西北的序幕,,為解放陜西乃至西北做出了重要貢獻,。
鐫刻于紀念碑上的戰(zhàn)斗英雄中,,有張富清的名字。
在湖北來鳳縣城,,也有一座烈士陵園,。陵園距張富清所住的老建行小區(qū)僅幾百米。離休后,,張富清時常帶著孫輩到這里走走,。孩子們在綠地上玩樂的時候,張富清則立于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久久凝望,,沉默不語,,他思念著安息于千里之外的戰(zhàn)友。
張富清的內(nèi)弟孫新民說:“在手機上看到姐夫立了那么多的戰(zhàn)功,,我們感覺很震驚,,從來沒聽他說過這些事情。他把自己的功勞埋藏了60多年,,一開始,,我們有點不大理解,但是,,我們都為他感到自豪,!”
三
因張富清到湖北來鳳縣工作后極少回老家,他的大侄子張樹積只與他見過5次面,。在張樹積的印象里,,叔父平易近人,不擺架子,,脾氣直來直往,,不會拐彎抹角,,生活上不挑剔,。
“我也是今年2月份在手機上才看到叔父立功的事情的?!睆垬浞e說,。
在張富清的老家陜西洋縣馬暢鎮(zhèn)雙廟村,許多地方掛著“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致敬”的宣傳牌,;英雄的事跡,,在家鄉(xiāng)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村里擬修建村史館,,展示張富清的事跡。
半個多世紀,,他深藏功名,、服務人民,;現(xiàn)在,他成為萬眾矚目,、全國學習的時代楷模,。
然而,張富清還是那個張富清,,他的一切都沒有變,。還是那個點起床,還是堅持學習,,還是過著艱苦生活,。
“我一個小小的長工,是黨和國家培養(yǎng)了我??!”張富清這樣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