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0月26日電 題:“讀懂中國”首先要讀懂中國道路
新華社記者王攀,、劉紅霞
10月26日拍攝的“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展望”分論壇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2019年“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于26日開幕。在這個以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為主旨的重要思想交流平臺上,全球嘉賓對全球化進程的中國貢獻高度認可,,也對中國繼續(xù)為開放型世界經濟增添動力倍加期待,。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共識的背后,,是全球對于中國發(fā)展道路的認可與信任。中國道路是一條堅持獨立自主,,艱辛探索,、苦盡甘來的自立自強之路,是立足基本國情,,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是高揚人民至上,,齊心協(xié)力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人民幸福之路,,是堅持黨的領導,,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奮斗進取之路,是胸懷人類命運,,追求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和平發(fā)展之路。
世人看到,,中國在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開拓前進走到今天,也將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砥礪前行,、創(chuàng)造未來,,為增進世界人民福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受到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嚴重威脅與沖擊,。世界更加渴望了解中國、讀懂中國,、走進中國,,期待中國這個經濟全球化的中流砥柱發(fā)揮更加積極、重要的作用,。
中華文明歷來倡導和衷共濟、和合共生,、協(xié)和萬邦,。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堅持正確義利觀,到加強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彰顯負責任大國的定位和底色,。
讀懂中國,首先就要讀懂中國道路,。中國有戰(zhàn)略定力,,也有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一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有能力,、有意愿、有信心與世界攜手同行,,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