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認為,,為大眾解經(jīng),,這才是自己做過的一點真正有意義的小事,。 李丹攝
在許多個周六的下午,許多成都市民,,以及遠道而來的外地聽眾,從四面八方趕往僻靜偏窄的成都市文翁路,,在成都圖書館聽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用生動詼諧的成都方言,,講詩經(jīng)、唐詩,。這個老人就是流沙河,。受成都圖書館邀請,每月第一個周六下午,,流沙河會準時出現(xiàn)在成都圖書館,,講一堂對市民免費開放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講座,至今已經(jīng)持續(xù)了9年,。
流沙河近年咽喉有恙,,聲音很弱。有時候說話都困難,,可稱“氣若游絲”,。但他依然堅持公開解經(jīng),他自己這樣解釋這份樂此不疲:“對這些古人的詩很有興趣,,講起來很過癮,。在為聽眾服務(wù)的同時,自己也很快活……對成都市圖書館的信任,,我是感謝的,。”
一個老人,,年至耄耋,,在普及傳播傳統(tǒng)文化知識方面,真正做到了身體力行,。身為邀請方的成都圖書館館長肖平,,深有感觸,“沙河老師曾跟我說,,每次講座前,,他要備課兩天。沙老年齡這么大了,,他對文化傳承的熱情,,對傳授經(jīng)典文學(xué)之美,全身心投入,,令人感動,。”更讓肖平很感慨的是,,沙河老師講授的對象,,不是專業(yè)的學(xué)界后生,,而是各階層對古典文化感興趣的市民,。“而且他講課沒有保留,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見解,,很真誠地給大家講出來……這種面對大眾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對于文化普及,,更是可貴的貢獻?!?/p>
布衣文人流沙河:
勞我一生,,博得書蟲之名
一個文人,因詩而名,,也因詩墮入人生的最低谷,,卻在低谷之中找到漢字、找到莊子,,找到詩經(jīng),,找到唐詩。他真心熱愛承載著莊子,、詩經(jīng),、楚辭、唐詩的方塊字,。它們滋養(yǎng)過他的身心,,在他坎坷的人生中,給他帶來了連綿不斷的情感與知性的慰藉,??辞迨朗赂〕粒谖淖掷锇差D自己,,在經(jīng)典里找到歸宿,。人生的苦楚、命運的無常,、令人驚恐的殘酷和荒謬,,被他用知識的探求、文化的智趣,、歷史的參照給與一一消解,。
一生活在漢字里的流沙河感慨:“感謝古老的漢字,收容無家的遠行客,。感謝奇妙的漢字,愉悅避世的夢中人,?!倍c寫詩相比,流沙河也認為,,為大眾解經(jīng),,這才是自己做過的一點真正有意義的小事,,“是報答恩師的一炷香?!?/p>
任職《星星》詩刊
讓余光中廣為人知
上世紀80年代初,,身為編輯的流沙河在《星星》詩刊上開了個專欄,一月一期,,每期向大家介紹一個臺灣詩人,。余光中、鄭愁予,、洛夫,、痖弦……專欄寫了一整年,詩人正好湊成“十二家”,。編選《臺灣詩人十二家》,,1983年出版,大受歡迎,,引起轟動,。流沙河也成為將臺灣詩介紹至大陸的第一人。這些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達到的藝術(shù)性,、美感,,給當(dāng)時的大陸詩歌界帶來一陣強烈的震撼。也因為流沙河的欣賞和推介,,余光中在大陸有了廣泛的知名度,。直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流沙河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對漢語詩歌文學(xué)界的重要貢獻,,“因為之前大陸這邊從來沒有機會讀到臺灣的現(xiàn)代詩?!?/p>
雖然詩人名聲很大,,但流沙河對自己的詩并不滿意,認為自己過于理性,,感性不足,,不太適合寫詩,“尤其是讀過余光中的詩后,,我說算了算了,,我不寫了,我怎么寫也寫不出他們那樣的好詩來,。我的致命傷我清楚,,我這個人頭腦過分條理化,邏輯化,感性不足,,好詩需要的奇思妙想我沒有,。所以我的詩都是骨頭,沒有肉,?!?/p>
晚年專心說文解字
探究漢字前世今生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流沙河不再寫詩,,改作訓(xùn)詁,,專心說文解字,樂在其中,。他以文人的角度,、作家的身份,發(fā)揮自己多年研讀經(jīng)典的功底,,講莊子,,說詩經(jīng),埋首于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之中,,津津有味地探究著每個漢字的前世今生。他用盡量通俗,、有趣的方式,,面對大眾詮釋講經(jīng)典。他在圖書館講,,也在網(wǎng)絡(luò)上講,,出版《流沙河講古詩十九首》、《流沙河講詩經(jīng)》等多部著作,,甚至用解字的方式去寫自傳體小說,,比如《字看我一生》。
對于自己對文字和經(jīng)典的研究,,流沙河很謙虛,,“老實說我不是專門研究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我是作家協(xié)會的,,年輕的時候?qū)W著寫小說,,后來寫新詩。古典文學(xué)是我個人的愛好,?!彼膊徽J為自己在這個方面有好了不起,“我所知道的一些都是常識,,我所用的這些方法都是人家做學(xué)問的起碼應(yīng)該用的那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文本細讀,,追根究底。沒有什么聳人聽聞,、嘩眾取寵的意思?!彼麡芬馐苎綀D書館,、校園去講傳統(tǒng)文化,也看得清爽淡然,,“聽眾覺得我講的還有點味,,來聽一聽,感到收獲點知識,,又還有點娛樂,,我覺得這就符合社會文化教育的方式,這樣就很好了,,我也樂于做這些,。”
做文字學(xué)的“福爾摩斯”
強過任何補藥
流沙河小時候喜讀《福爾摩斯探案》,,讀得入迷,,就想做個偵探,專破世間疑案,。上高中的流沙河,,偶遇一套藍封面的偵探小說叢書,一本接一本借來讀完,,更想做偵探了,。他自嘲道:“這是因為我這個人從小體弱多病,嬉鬧撲打不行,,所以退而耽于夢想,。其實自己膽小口吃,交朋友都困難,,哪能是做偵探的坯子,,十足妄想可笑而已?!爆F(xiàn)實中的流沙河沒有成為警匪片里的偵探,,倒成了文字偵探。每天獨坐書房窗前,,俯身大案桌上,,感覺很不錯,“一個人總要選擇一件他自認為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去做,,才覺得沒有白活,。我就是文字學(xué)的福爾摩斯了。讀者看我怎么破案,我便洋洋自得,,有成就感,。心情一舒暢,就延年益壽,,比吃啥補藥都強,。這樣說來,我倒該感謝親愛的讀者,?!?/p>
在《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流沙河吟誦過的《古詩十九首》,,在他之后詮釋經(jīng)典的工作中,,也是他重點研讀的對象。在此,,學(xué)者流沙河和詩人流沙河,,形成一個奇妙的呼應(yīng)。從詩人到學(xué)者,,從作家到文人,,晚年流沙河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滿意的,“白魚又名蠹魚,,蛀書蟲也,。勞我一生,博得書蟲之名,。前面是終點站,,下車無遺憾了?!保ㄓ浾?張杰)
川報情緣先生曾在川西日報工作
2018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曾推出“尋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標(biāo)”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推薦各自心目中的文化地標(biāo),,流沙河力薦川報集團所在的紅星路二段70號應(yīng)該入選。
作為一名對成都歷史文化有多年精深研究的學(xué)者,,流沙河先生詳細談到他推薦“紅星路二段70號”有資格成為“天府文化地標(biāo)”的理由,,“既有歷史傳統(tǒng)之根,又有現(xiàn)代文化馨香,?!?/p>
流沙河曾向記者介紹,清代成都的布政使署所在地就是現(xiàn)在的紅星路二段70號,,四川傳媒大廈所在地,。他解釋說,,布政使署,功能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民政廳,。沙河老師閱讀廣博,,對這一帶的地理歷史掌故非常熟悉。
上世紀50年代,,沙河老師曾在川西日報工作,。1950年10月至1952年間,他在四川日報的大院內(nèi)工作了一年多時間,,那時流沙河除了編稿,還會寫小說在《川西農(nóng)民報》連載,,顯示出過人才華,,直到1952年,他被調(diào)到省文聯(lián)工作,。(記者 楊帆)
他為本報題寫“光影三十年”
華西都市報自創(chuàng)刊以來,,有過許多機會采訪流沙河先生,每每得到先生態(tài)度誠懇的接待,。對于記者提出的問題,,他皆是知無不言,其淵博的學(xué)識和真摯的性情在一則則報道中彰顯,。
近年,,流沙河先生身體狀況不佳,仍多次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雖然身體瘦弱,嗓音細微,,但在與記者的交流中,,仍然帶著他最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
2008年12月22日,,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華西都市報推出“光影三十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特刊”,有幸得到流沙河先生的親筆題詞,。
2018年7月,,在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的“口述歷史”欄目,,流沙河先生從布衣文人到芙蓉秋夢,,娓娓講述了他的前世今生和詩文夢想,也成為華西都市報最珍貴的采訪之一,。(記者 薛維睿)
名家追憶魏明倫:沙河兄非常超脫很有成就
得知老友離世,,“巴蜀鬼才”魏明倫難過不已,,“流沙河和我之間的淵源,是從1957年開始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0多年了,。”
當(dāng)年,,流沙河因其托物言志的《草木篇》遭受“劫難”,,魏明倫專門寫雜文為其抱不平,后又向《文匯報》寫了篇“不平則鳴”的短文,。魏明倫說,,這件事后被流沙河知曉?!八苍?jīng)支持我,,我們倆算是多年的‘患難’朋友,我沒到成都之前就經(jīng)常來往,?!蔽好鱾愖詈笠淮我姷搅魃澈樱墙衲?月份,,“我們在他家里長談,,聊些歲月感慨?!?/p>
“幾月前,,沙兄已很衰弱?!蔽好鱾愓f,,“他成名很早,也遭受過很大劫難,,但跟很多人不同的是,,從改革開放之后,他就非常超脫,,而且很有成就,。他以前是詩人,后來轉(zhuǎn)為學(xué)者,,專門研究文字,、古典文學(xué),研究莊子,,每個月堅持去講座……他沒有‘吃老本’,,他有新的文化成就,有獨特成就,,改革開放后這四十年他沒有白活,?!?/p>
阿來:“我是老先生的讀者,讀過他全部作品”
11月23日,,流沙河先生去世的消息,,讓全國文學(xué)圈尤其是四川詩人作家圈陷入緬懷的情緒之中。
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著名作家阿來在電話中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回憶了他關(guān)于流沙河先生的往事。
“我到作協(xié)工作的時候,,流沙河老先生已經(jīng)退休了,,所以沒有機會跟他本人有太多的交集。但是,,我是他的讀者,。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讀過他出版的所有作品,。”
讓阿來印象深刻的是,,流沙河老先生上世紀80年代在《星星》詩刊上開了一個專欄,,介紹臺灣地區(qū)的現(xiàn)代詩歌,“是他最早向大陸的讀者們介紹了余光中,、洛夫,、痖弦等人的詩作。我認為這是流沙河先生對于中國文壇非常重要的貢獻,?!卑砀裢馓岬剑吧澈永蠋煂Α豆旁娛攀住贰对娊?jīng)》的解讀,、以及對老成都文化的探究,,都非常有見識,有意義,?!?/p>
梁平:先生一輩子干干凈凈做人、作文
流沙河先生去世消息傳來,,全國文學(xué)圈尤其是四川詩人作家圈滿屏哀悼,。《星星》詩刊前主編,,《草堂》詩刊主編,、詩人梁平沉痛表示:先生去世,我非常難受,!
“這個消息已經(jīng)折騰了一上午,,各種禱告和期待都是希望能夠發(fā)生奇跡,,沙河先生能夠挺過這一關(guān)。最后沙河先生還是離開了我們,,用先生自己的話說,,到站了……我曾經(jīng)說過,沙河先生年事越高越有仙風(fēng)道骨,,越有大儒氣象,。先生真的走了,他的一生有過曲折和坎坷,,但他在經(jīng)歷曲折和坎坷之后,,獲得的是人生的真諦,那就是一輩子干干凈凈地作文,,干干凈凈的做人,,留給我們的也是干干凈凈的文學(xué)庇護和人生庇護?!?/p>
龔學(xué)敏:“他編的《臺灣詩人十二家》影響巨大”
流沙河曾在《星星》詩刊當(dāng)過多年編輯,,栽培過多位后輩詩人。憶起往事,,現(xiàn)任《星星》詩刊主編龔學(xué)敏提到,,沙河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編的《臺灣詩人十二家》詩選對中國詩壇的影響是巨大的,“《星星》詩刊復(fù)刊之后,,沙河老師負責(zé)引薦,、編輯的《臺灣詩人十二家》,給當(dāng)時在寫詩的年輕人很大的啟發(fā),。事實上,,當(dāng)時很多人在讀了那些詩作之后,才真正意識到現(xiàn)代詩的重要性,?!?/p>
呂進:他是蜀中大儒,大寫的人
沙河去矣,,留下風(fēng)流在人間,。重慶直轄以后,我就幾乎沒有再見到他,,但是,,許多往事卻珍藏在心里。
流沙河是1931年出生的,。自幼飽讀詩書的他,,筆名取自《尚書》:“東至于海,西至于流沙”,。開始時用“流沙”,,后來發(fā)現(xiàn)有重名,,就加了一個“河”字。我曾經(jīng)有一篇寫他的文章,,題目是《人比黃花瘦》,。他不算矮,身高有1米7的樣子,,體重卻比較輕,。瘦如黃花,走路又是腳尖落地,,給人飄飄欲仙的感覺……
流沙河是我遇到的蜀中大儒,,大寫的人,此去遠方,,祝他走好吧?。ㄓ浾邚埥?閆雯雯 荀超)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