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福建農(nóng)林大學教授張亮生主持的研究成果《睡蓮基因組和早期開花植物進化》在《自然》雜志在線發(fā)表,。該研究獲得了藍星睡蓮的高質量基因組。由于睡蓮獨特的進化位置,其基因組與轉錄組結果展示了早期開花植物的進化特點和特征,,對揭示開花植物起源和進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該研究解析了睡蓮的花器官發(fā)育和花香花色調控基因,,對園藝植物分子育種等應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破解“開花植物如何在2億年內快速占領地球”之謎邁出了關鍵一步。
開花植物又叫被子植物,,主要分為真雙子葉,、單子葉、木蘭類和早期開花植物類群,。早期開花植物類群有無油樟目,、睡蓮目以及木蘭藤目。睡蓮作為早期被子植物類群,,其基因組和生物學特點是理解被子植物起源和快速輻射的關鍵一環(huán),,具有重要的進化地位和基礎研究價值,。同時,睡蓮是著名的水生觀賞花卉,,有著重要的經(jīng)濟和文化價值。近20年來,,世界各地通過雜交技術培育了大量的睡蓮品種,。
據(jù)了解,在此項研究中,,科研人員獲得了藍星睡蓮的高質量基因組,,通過系統(tǒng)發(fā)育組分析顯示,睡蓮屬于早期被子植物類群,,以此確定了睡蓮的進化位置,。他們還通過基因組和轉錄組分析,發(fā)現(xiàn)睡蓮科祖先發(fā)生了一次基因組加倍事件,,這個事件發(fā)生在大約1億年前,,是一個古老的基因組加倍。研究表明,,睡蓮基因組多倍化對睡蓮的起源和廣泛分布有貢獻,。
睡蓮有花色和花香,科研團隊還通過基因組研究了其花器官發(fā)育ABCE模型以及花色花香的合成途徑,,揭示了早期被子植物的一些進化特征,。研究人員通過比較自然變異的白色花瓣與藍色花瓣的轉錄組,發(fā)現(xiàn)兩個重要基因是編碼藍色花瓣合成途徑的關鍵酶,。
有關專家表示,,睡蓮基因組研究成果加深了人們對多倍化的認識,是被子植物演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標志性工作,。該研究所取得的新突破,,對我國觀賞園藝領域物種起源演化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也為其他園藝作物復雜基因組解析提供了借鑒,。(記者 高建進 劉成志)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