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3月4日電(記者呂夢琦,、趙陽、孫亮全)3月3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乘飛機抵達北京,。從長治到北京,她只花了1個多小時,。
這位留著短發(fā),、身穿藍布衣服,、腳踏平底鞋的老人參加了歷屆歷次全國人代會,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進京,。
進京的線路她往來過很多次,,但今年她卻格外激動。
“全國人代會我一屆沒落下,,變化太大了,!”她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自己一路經歷共和國的發(fā)展壯大,,怎么能不激動。
申紀蘭仍清楚地記得1954年第一次到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的情景,。
“那時候平順到長治沒有公路,,勞模李順達給了我一頭毛驢,讓我騎到長治坐車,?!鄙昙o蘭回憶道。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驢是不錯的代步工具,。對申紀蘭來說,有毛驢騎已是不錯的待遇,,但她沒敢騎,。
“路上都是羊腸小道,兩邊的溝很深,,我沒騎過,,怕毛驢把我摔下山,去不成北京了,?!弊罱K,申紀蘭跟著毛驢走了7個小時才到長治市,,然后坐上卡車到太原,,再隨代表團一同進京,一共花了4天時間,。
從“一窮二白”搞建設到改革開放謀發(fā)展,,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路對農村發(fā)展有多重要,,申紀蘭深有體會,。“要想富,修通路,?!彼0堰@句話掛在嘴邊。
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討論時,,申紀蘭說的就是如何修路和搞建設的問題,。這些年一路走來,“修路”在申紀蘭提的建議中是涉及最多的話題之一,。今年,,她打算提美麗鄉(xiāng)村方面的建議,再說說鄉(xiāng)村修路的事,。
“我提過修平順的路、長治的路,,也提過修城市的路,、農村的路,都實現了,?!彼f。
上世紀60年代,,從西溝村到平順縣修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公路,。同一時期,平順縣到長治市也有了公路,。申紀蘭進京不再跟著毛驢步行,,而是能坐汽車到長治,“輕快多了”,。
這些公路至今已經翻新過多次,,越修越寬,越修越平,。在她的建議下,,平順縣現在還通了高速公路,太焦高鐵正在建設,,預計2020年實現通車,。
“路越修越好,說明國家強大了,?!彼f,路修好了,,才能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她所在的西溝村現在有好幾家集體企業(yè),去年村集體可支配收入2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00元,。村里去年的參觀人數達到了10萬人,,今年將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斑@些都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她說,。
很多次,,申紀蘭都是隨山西代表團乘坐高鐵一起進京。2009年,,石太客運專線開通,,太原到北京有了高鐵。那一年,,全國高鐵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到2018年底,中國高鐵營業(yè)里程達到2.9萬公里以上,,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成網運營場景最復雜的國家,。
“現在,處處都能看到祖國發(fā)展的新變化,,我能親眼看到國家越來越強大,,非常幸運?!鄙昙o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