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月24日電 題:特寫:扶貧“第一書記”的特殊除夕宴
新華社記者王凱
除夕一大早,,陳長永就出現(xiàn)在村支部辦公室,忙前忙后地張羅同事帶上早就買好的面粉,、大米,、食用油準備出門。作為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石場鄉(xiāng)李家山莊村的扶貧“第一書記”,,陳長永今天準備和村里的脫貧戶董田香大娘一起做一桌除夕宴,。
74歲的董田香是一名老黨員,,曾擔任過村里的婦女主任。老伴和小兒子很早就去世了,,大兒子由于腦溢血常年在縣城養(yǎng)病,,無力撫養(yǎng)老人。獨身一人的董田香生活清貧,,但她依然樂于助人,。
“村里要建設(shè)幸福大院的時候,董大娘不僅主動捐了100元,,還花80元買了一套理發(fā)工具,,沒事兒的時候就去給大家理發(fā)?!标愰L永說,。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深入,,董田香享受到扶貧收益、低保,、60歲以上老人的村里分紅等數(shù)項補貼,,逐漸擺脫了窮困的日子。2016年底,,董田香正式脫貧,。
“脫貧也不脫政策?!痹诙锵憷先思依?,陳長永坐在小馬扎上剁著肉餡,董田香則在往鍋灶里添柴禾,,水氣漸漸從大鍋蓋邊升騰起來,,小小的門廳溫暖又充滿了年味。陳長永告訴記者,,像董大娘這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雖然已經(jīng)脫貧,但政府還會按照扶貧政策繼續(xù)扶持,,省卻貧困戶的后顧之憂,。
“快來看看我這個新房子”,做飯間隙,,董田香帶領(lǐng)記者在屋里轉(zhuǎn)了起來,,潔白的墻面,嚴實的屋頂,,還有墻壁上的纖維板取暖墻,,都讓董田香自豪無比,“去年5月,村里進行危房改造,,我的老房屋也正好改造一番,,屋頂全換了,墻面也都粉刷一新,,舊屋與新房簡直是天壤之別,。”
一旁正在幫忙貼春聯(lián)的陳長永說,,董田香在那次危房改造中獲得了1萬元的貧困戶補貼,,修葺一新的小屋讓老人開心了好久。
記者在董田香干凈整潔的小屋內(nèi)看到,,大米,、面粉、食用油和各類果蔬應(yīng)有盡有,,桌子上擺滿了她自己種的花生和水果,,電視機柜上還擺著幾束鮮花,在春節(jié)的暖陽中悄悄綻放,。
“出鍋了,!”霧氣蒸騰處,陳長永和董田香端著剛剛煮好的餃子走來,。
在這個偏遠的貧困山村里,,一桌豐盛的除夕宴點亮了農(nóng)歷新年的“新希望”。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