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2月9日電 題:一個家守護兩座城——正月十五“雙城記”
新華社記者于力,、于也童、郭翔
?。保福埃坝喙?,這是遼寧到湖北的大致距離,也是“雙一線”家庭夫妻之間的距離,。一個在湖北,,一個在遼寧;一個支援前線,,一個守護家鄉(xiāng),。這些雙雙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夫妻,經歷了他們生命中最難忘的元宵節(jié),。
?。溉眨浾咄ㄟ^采訪,記錄了三個“雙一線”家庭元宵節(jié)的一天,。感受這些防控一線工作者們,,為了更多人能更快團圓的那份堅守。
沈陽→武漢
張汝峰是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1月26日,,他和136位醫(yī)務工作者一起,作為遼寧省派往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首批援軍飛往“前線”,。
“他有抗擊非典的經歷,,我支持他?!痹谏蜿栣t(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皇姑院區(qū)心血管內一科當護士的妻子張宇波說,。
元宵節(jié),這對“白衣伉儷”和往日一樣堅守在崗,?!霸缟蟻淼讲》繛榛颊哒泶蹭仭⑴渌?、輸液,、執(zhí)行醫(yī)囑……一天的工作緊張而有序?!睆堄畈ㄕf,。
與此同時,遠在武漢的張汝峰已經穿好全套防護用品,,他到病房先看了一遍昨天病情危重的患者,看到患者指標都還好,,一顆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最近我對乏氧越來越不耐受,但大家都堅持工作,,盡量克服防護用品對身體造成的不適,。”這是張汝峰發(fā)給妻子的微信,,言語中透露出一線醫(yī)務人員的艱辛,。
特殊時期的愛與關懷,通過夫妻倆結束一天工作后的微信視頻傳遞,。
“老頭老太太身體咋樣?。俊?/p>
“都挺好,,你在前方好好工作吧,。”
“鈞鈞想爸爸嗎?”
聽到這句話,,7歲的孩子沒說話,,只是懂事地點點頭。
“乖,,等爸爸回家給你剪頭發(fā),。”
大連→武漢
“今天我們負責的病房又出院了一位患者,,看著患者康復,,覺得所有付出都值了,這樣的元宵節(jié)更有意義,?!蓖趵照f。
王利菊是大連市友誼醫(y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她和張汝峰一樣,,是首批奔赴武漢的醫(yī)務人員之一。
接收新患者,、查看患者,、商討調整治療方案……從早7點到14點,穿上防護服后的王利菊一直忙碌,,同事在她的防護服上寫著“菊姐,,加油!”,。
遠在千余公里外的海濱城市大連,,王利菊的丈夫張雪松正在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介入科病房內查看昨日手術的患者,“這名患者通過介入治療后病情平穩(wěn),,沒有嚴重術后反應,,我心里也踏實了?!?/p>
?。保稌r,一家三口在電腦前團聚,?!拔乙磺卸己茫阋⒁夥雷o,,照顧好自己和孩子,。”看到丈夫和孩子的“菊姐”瞬間洗去了一天的疲憊,?!袄掀?,加油!”張雪松心疼地說,,“家里有我,、有爸媽,你放心,?!?/p>
張雪松知道“前線”辛苦,他腦海中總浮現(xiàn)出妻子工作一天后脫下防護服時疲乏的畫面,,“真心疼她,。”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王利菊說。
遼陽→武漢
正月十五清晨,,遼陽市公安局文圣分局東關派出所教導員崔景仁為父母做完早飯,,就急匆匆來到單位,開始了新一天的防疫執(zhí)勤,。
在妻子去支援武漢的日子里,,崔景仁格外忙碌,每天最大的盼頭就是從武漢打來的電話,,因為電話的那頭是他正奮戰(zhàn)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妻子——遼陽市傳染病醫(yī)院護理部主任兼院感染科主任周明萍,。
早上7時,周明萍準時上崗,。由于武漢本地抽調的支援人員大多來自非傳染病醫(yī)院,,對防護知識知之甚少,周明萍經常需要一對一,、手把手示范,、講解。她既要指導工作人員穿脫防護用品,,也要對重復使用的護目鏡、膠靴等防護用品清洗消毒,。
上午10時15左右,,正在小區(qū)走訪巡邏的崔景仁接到了妻子的電話?!拔以缟辖o她打電話沒接,,這會兒應該是有空了?!贝蘧叭氏渤鐾?。他每次和妻子通話都盡量不超過5分鐘,,“很想多說,但怕耽誤她工作,、休息,。”
晚上8時半,,巡視一天的崔景仁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派出所,,看著窗外綻放的禮花,他才想起這天是元宵節(jié),?!拔蚁然丶液桶謰尅⒑⒆映酝朐??!?/p>
“守住‘疫’線,就是守住團圓,?!贝蘧叭收f,“我們都知道,,今天所有堅守,,都是為了明天的團圓?!保▍⑴c采寫:李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