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24日電(記者郭敬丹 吳振東 許東遠)“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第一課,。不過很特殊,我也不能在教室里給大家上課,?!?4日一早,屏幕中的上海市醫(y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講出特殊的開場白,。“現(xiàn)在大家都閑得發(fā)慌,,對不對,?但我們就是忙得不得了,因為我們是醫(yī)生……”
聚焦提升公民健康素養(yǎng),,復旦大學開設(shè)了“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與張文宏聯(lián)袂開課的還有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衛(wèi)生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副院長吳凡,。課程在各大網(wǎng)絡(luò)平臺上線,,從臨床醫(yī)學、流行病學,、社會治理等多角度出發(fā),,為全校師生和全國公眾普及新冠肺炎知識,提高科學防護能力,。
從集中收治上海確診病例的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趕來,、戴著口罩錄制課程,對張文宏來說也是新的體驗,。
他講起過去100年間人類流感的歷史,,結(jié)合自己參與“非典”、H7N9禽流感等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的經(jīng)歷,,介紹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和特性,、新冠肺炎的傳播特點和傳播途徑、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臨床診治效果等,。
“其實,,你不知道的傳染病,隨時會來到人類歷史里,?!鄙钊霚\出的講述中,張文宏不時拋出“金句”,。他說,,“疾病的控制就在于有效的預防策略?!庇纱?,張文宏再次喊話:“悶一悶,悶兩個星期,!大家待在寢室,,不要串門,東西分開使用,,吃飯的時候不要聚在一起,。”
張文宏還給出了“悶”的另一個“好處”:“語言少了,,思想就出來了,。所以,悶兩個星期,,對廣大大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課上,,吳凡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介紹了新冠肺炎在全國和上海的流行情況和趨勢,,抽絲剝繭地解讀流行病調(diào)查典型案例等。怎樣戴口罩,、摘口罩,?打噴嚏的正確“姿勢”什么樣?在宿舍,、圖書館,、教室,、食堂等校園生活場景中如何進行科學防護?吳凡一一“支招”,。
“我之前對新冠肺炎的了解比較碎片化,,今天的課程為我搭起了系統(tǒng)、全方位的架構(gòu),,很有收獲,。”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院博士生周薪吉說,。
“兩位老師的講授為科學防控疫情做了示范,。”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王夢飛說,,還邀請了家人一起觀看,,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