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個全身上下掛滿藥袋子的人,,在我朋友圈刷屏了,。
聽轉圖的四唯街道干部說,那小伙子是球場街的,;球場街那邊說,,人是諶家磯那邊的。中間大智街的干部說人像他們的,,最后還是后湖街道的干部一錘定音:惠民苑社區(qū)網格員,,豐楓。
2月25日,,江岸區(qū)宣傳部門的一位同志,,跟我講述了這樣一次曲折的“看圖尋人”經歷。
“藥袋人”
“藥袋人”豐楓,,在幫居民代買藥物,。江岸區(qū)宣傳部供圖
2019年以來,武漢按300-500戶或常住人口1000人左右標準規(guī)范城市社區(qū)網格,,并按照“一格一員”標準配備了網格員,。
疫情發(fā)生后,這些網格員便成了社區(qū)居民的生活管家,,里里外外地張羅著,。尤其交通禁行、限行后,,替居民代買重癥慢性病藥物,,成為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
照片中的“藥袋人”叫豐楓,,是武漢江岸區(qū)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區(qū)的一名網格員,。
連續(xù)兩天沒排到號,2月24日早上5點多,,豐楓和另外兩名同事就趕到藥房排隊,。下午5點,近100份藥終于拿齊,,可箱子裝不下了,。
豐楓索性將小份的藥袋子串成串,,搭掛在身上。這一幕,,正好被路人拍下并發(fā)到了網上,。“當時也是沒招兒了,,又著急回去,,怎么方便怎么來吧!”豐楓邊說邊笑,,大概也被自己的形象逗樂了,。
我也樂呵呵地跟他分享聽來的“看圖尋人”經歷,豐楓說:“可能是因為替大伙兒買藥的網格員多吧,,我又戴著口罩,,認不出來很正常?!?/p>
“手里有把勁兒,,就盡上這份力”
志愿者鄧偉龍在綠景苑社區(qū)搬運蔬菜。人民網湖北頻道金雨蒙 攝
鄧偉龍原是武漢旅聯東湖游船有限公司的員工,,疫情暴發(fā)后,,他跟3名同事到青山區(qū)綠景苑社區(qū)當起了志愿者,用在東湖掌舵的手,,為居民搬起了菜,。
“有各地捐獻的愛心菜,也有社區(qū)居民的團購菜,,一車一車的,,都挺沉。我們手里有把勁兒,,就盡上這份力,!”除了運菜,鄧偉龍還要協助社區(qū)進行消殺,、防控工作,,已經半個多月沒回過家了。
2月23日,,武漢發(fā)出通告在全市范圍內專項招募志愿者,,截至當天下午5點,網上報名人數已突破1萬,。特殊時期,,成千上萬的網格員和志愿者,成為這座城市的另一種“基礎設施”,。
我曾在朋友圈見某社區(qū)居民發(fā)過這樣一段話:
或許,,他們過去的工作有很多不足,;或許,他們現在做的也不能讓你完全滿意——可不要忘了,,他們對病毒也不免疫,,完全是拼著命來幫助我們。至少現在,,他們就是這一方社區(qū)的英雄?。ń鹩昝?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