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2月28日電 題:第33天,,我在武漢報平安
新華社記者宋瑞、樂文婉
“武漢第33天,,報平安,!”27日,來到武漢33天的邢蕊在微信朋友圈送出第33份平安,。
一個多月來,,從穿著厚重防護服忙碌地工作,到“暖心三餐”,,再到與女兒涵涵的書信往來,,邢蕊在朋友圈分享著她戰(zhàn)“疫”的點點滴滴。
34歲的邢蕊是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護士,,也是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成員,。“工作忙起來,,長時間不看手機,,會積攢下很多問候信息。為統(tǒng)一回復,,我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報平安,。”邢蕊說,,有朋友告訴她,,等她發(fā)朋友圈已成為大家的習慣。
2月25日,,邢蕊在武漢市武鋼二醫(yī)院巡視病房,。新華社發(fā)
“必勝”“美好”“春天”是邢蕊朋友圈里的高頻詞,。邢蕊說:“我想給大家分享一線戰(zhàn)‘疫’的正能量,用積極良好的狀態(tài)帶給更多人踏實感,?!?/p>
其實,,邢蕊對武漢并不陌生。2006年,,邢蕊考上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習護理專業(yè)。今年是她畢業(yè)的第10年,?!耙苍S冥冥之中,我與武漢注定相約,?!?/p>
除夕當天,邢蕊所在醫(yī)院發(fā)出了組建支援武漢醫(yī)療隊的通知,,一小時內(nèi),,百名醫(yī)護人員在群里接力報名。邢蕊如愿入選第一批醫(yī)療隊出征,。
邢蕊的丈夫宋福鑫說:“我愛人得知武漢發(fā)生疫情以后,,一直睡不好覺,特別擔心,。這次有機會馳援武漢,,我們?nèi)叶贾С炙,!?/p>
正月初二晚,,邢蕊所在的醫(yī)療隊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邢蕊說,,雖然眼前安靜的武漢與以往人潮涌動的景象相差很大,,但她并不覺得陌生和焦慮。
“在武漢的老師同學都在一線奮戰(zhàn),,我希望第一時間加入他們,,用所學的臨床知識、護理技術共同守護武漢,?!毙先镎f。
入駐定點醫(yī)院武漢市武鋼二醫(yī)院后,,邢蕊忙碌地穿梭于確診患者的病床間,,核對患者名字、為患者輸液,、發(fā)放藥品,、問詢需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4個小時,,邢蕊不能喝水,、吃東西,甚至還穿上了紙尿褲,?!拔易鳛獒t(yī)務工作者,一定要讓防護服利用到最大化,,不能浪費,。”她說,。
穿上防護服后沒多久,,邢蕊里層衣服就被汗水浸濕,鼻梁也被護目鏡壓出紅痕,?!敖?jīng)常會頭暈憋氣,緩一下再繼續(xù)工作,。不過工作內(nèi)容我已經(jīng)很熟練,,完全適應了這邊的工作節(jié)奏?!毙先镎f,,與時間賽跑,同疫情決戰(zhàn),,看到患者轉(zhuǎn)危為安,,一切努力都值得。
2月16日,,在武漢市武鋼二醫(yī)院二樓“紅區(qū)”護士站,邢蕊在錄入患者信息,。新華社發(fā)
病區(qū)里,,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颊邆儗⑨t(yī)護人員的辛苦看在眼里,他們主動拿起掃帚,、拖把清理病區(qū)樓道,。有患者說:“我們恢復得很好,力所能及地做些清理工作,,就當是在運動,。”融洽的醫(yī)患關系讓邢蕊覺得暖心,。
暖心的事不僅發(fā)生在病區(qū),。在邢蕊每天打飯的食堂,廚師志愿者們30多天來從未離崗,,還不斷與天津醫(yī)護人員溝通菜的口味問題,。“用愛做出來的飯最美味,?!毙先镎f。
7歲的女兒涵涵給邢蕊寫了一封信:“媽媽,,您不是說我喝完那箱牛奶您就回來嗎,?我都喝完好多天了,您怎么還沒回來呢,?我好想您呀,。”
“看到孩子寫的信,,我既欣慰又心疼,。女兒每晚睡覺前都要大喊三聲媽媽,希望睜眼時就看到媽媽回家了,?!毙先镎f,女兒雖然年紀還小,,但很懂事,,知道媽媽去武漢是為了治病救人。
“我用實際行動給女兒上了最生動的一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想她會漸漸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毙先镎f,。
從27日起,邢蕊所在的天津醫(yī)療隊將開始原地休整,。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再戰(zhàn)。這期間,,邢蕊計劃梳理總結一個多月來的工作經(jīng)驗,,分享給來武漢不久的同事。
“信心滿滿地來,,平平安安地回,!我們一直堅信?!毙先镎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