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3月9日電 題:超長寒假難適應 換位思考促和諧——教育界人士對家長的建議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
因疫情帶來的超長寒假,,不少家長在感嘆在家?guī)Ш⒆拥钠D辛,,很多人想:“天哪,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開學???”
教育界人士分析認為,超長假期加劇家庭矛盾非常正常,,孩子們可能也在期待“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開學”,,這既考驗家庭教育水平,也考驗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需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
請考慮孩子的感受
“你覺得家無寧日,,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有著28年教齡的大連市第39中學初中教師元延花說:“許多過去不愿意上學的孩子,現(xiàn)在也渴望回到學校,,他們也在想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開學呢,。”
一些家長假期里感嘆家有“熊孩子”,,這種感受很正常,。元延花說,孩子放假在家,,家庭生活的規(guī)律節(jié)奏被打亂,,課程的選擇也給家長帶來困惑與焦慮,又要操心孩子的一日三餐,,擔心孩子的安全,、交友、網(wǎng)絡……其實家長也應考慮孩子的正常需求,,愛玩,、愛動的孩子現(xiàn)在宅在家里,正常的交往,、學習等環(huán)境被改變,,他們可能也很不適應。
換位思考才能家庭和諧,。元延花說,,如果父母太主觀,一味以個人的觀點強壓孩子,,不但家庭矛盾會不斷出現(xiàn),,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每位家長都應該理解孩子的天性,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需求,增加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家庭矛盾是可以化解的,,親子關系也可以更和諧。
“沒有人能代替孩子的成長,?!贝筮B市第48中學(高中)校長劉長存說:“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適合學習的家庭環(huán)境就足夠了,,不要過多嘮叨,不要過多監(jiān)視,。跟孩子多交流,,多賞識孩子,想替孩子把所有的誘惑都擋在門外,、幫孩子做好一切,,這是陷入了嚴重的誤區(qū)?!?/p>
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中心小學校長孫曉燕說,,一些家長缺少對兒童認知心理學和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產(chǎn)生一定的焦慮情緒,,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她認為,超長假期其實是不可多得的親子交流機會,,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甚至老師,、校長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教育的關鍵,。
“你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別以為教育孩子就是老師,、學校,、培訓機構的事,你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p>
元延花說,“愛玩好動的孩子走不出家門,,其實更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關愛,。這種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而是要平心靜氣,,擔起自己的責任,把孩子的生活,、學習安排好,,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睂O曉燕認為,,“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道德教育是在家庭中完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無聲的教化將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的自我形象、威信尊嚴,、思想品德,、學識才能、語言風格,、行為習慣等特征對子女有很大的影響,,家長要是能在假期主動發(fā)揮示范作用,對子女的教育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會學”比“學會”更重要
“一個假期結束,孩子們會有不同的變化,?!睂O曉燕說。
孫曉燕認為,,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過程,,他們最應該學會的是“會學”,即善于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會學”比“學會”更重要。老師不在身邊,,父母又要工作,,更需要孩子自主學習,因此自律性越差的孩子受疫情的影響會越大。
劉長存認為假期變長是對學生自主發(fā)展能力的一次檢驗:“長假結束后,,那些自主發(fā)展能力強的學生,,不僅學習會保持進度,而且身體鍛煉和廣泛閱讀可能比在校還要好,?!彼J為,過度責罵,、嘮叨對孩子提高自律性幫助不大,,反而可能加重親子矛盾,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榜樣作用發(fā)揮得怎么樣,,反思家庭的氛圍怎么樣,,要做孩子的朋友,跟孩子對話,,幫助他想辦法自我管理,。
疫情打亂了孩子和家長的原有生活規(guī)律,但這也是家長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的好機會,。劉長存說:“什么時候才能開學,,要由疫情防控的情況決定,這種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直面困難,,解決矛盾,。如果通過疫情和家長的應對能讓孩子明白,,矛盾困難客觀存在,攻堅克難才能不斷進步,,這將是最好的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