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3月9日電(記者汪奧娜 戴威)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在公共場合避免人員聚集,、減少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成了眼下待解的“必答題”,。既要加強疫情防控,,又要避免增加使用者負擔,一些地方在公共服務設施的“無接觸”改造方面推出了多種解決方案,。
在地鐵1號線合肥站安檢口,,記者看到,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已經取代了人工安檢與測溫環(huán)節(jié),。乘客只需正常步行通過安檢區(qū)域,,無需停留,就能完成測溫及安檢,。如體溫異常,,設備會自動報警,由工作人員進行二次檢查,。
負責火車站站區(qū)安檢安保的羅友春表示,,對于地鐵口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全過程無接觸,、無停留的模式不僅降低了安檢與被檢人員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每小時可通行300人,。據了解,,目前,已有6套測溫安檢一體機在合肥地鐵的重點站口投入使用,。
“之前回小區(qū)要先出示紙質出入證,,然后再讓保安測量和登記體溫,進門都要排隊?,F(xiàn)在是刷臉的同時就把體溫測量了,,既方便又安全?!奔易『戏适鞋幒^(qū)華潤紫云府的李先生說,。
面對“進門難”這一普遍性的問題,瑤海區(qū)數(shù)據資源局與騰訊公司聯(lián)合推出了社區(qū)疫情管理系統(tǒng),,居民進門時站在指定位置,,正對安裝在門上的設備屏幕,確認是小區(qū)居民同時體溫正常之后,不到10秒就可以順利進門,。
在合肥市高新區(qū)管委會上班的劉小萌看來,,每次在單位大廈里按電梯按鈕時,心里都很忐忑,,還得隨身攜帶餐巾紙以便“隔紙按鈕”,。而近期電梯間里新裝的無接觸電梯按鈕就解決了人們的煩惱。
在電梯間里,,記者看到了小盒子形狀的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俯視這個“盒子”,可以看到在空氣中“懸浮”的一排數(shù)字,,用手指靠近你想要去的樓層,,直到數(shù)字由淺藍色變成深藍色,即為點擊成功,。
無接觸電梯按鈕研發(fā)單位負責人韓東成告訴記者,,這一設備利用了空氣成像技術,數(shù)字按鍵的畫面通過一塊特殊的“玻璃”折射到空氣中,,配套的體感設備可以識別出手勢動作,,由此實現(xiàn)了在空氣中點擊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杭州等地,已有一些“語音電梯”上崗,,人們對電梯說出想去的樓層,同樣可以實現(xiàn)“無接觸”乘坐,。
在疫情防控期間大顯身手的無接觸技術解決方案,,未來將會滲透到身邊的更多領域。中國科大附一院信息中心主任徐兵表示,,對于電梯,、門禁等需要經常觸碰的公共設施,未來都可以利用無接觸技術進行改造,,應用場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