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16日電 ?題:路美:用心敬畏生命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黎云
“大多患者剛入院時驚慌無助,從眼神中能看到他們對生命的渴望,?!甭访勒f,醫(yī)護人員的使命就是守護這份希望,,想方設法救活每條生命,。
路美現在是武漢泰康同濟醫(yī)院感染13科護理6組組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她連續(xù)7天盯守在臨床一線,;抽組馳援武漢一線,她連續(xù)遞交3封請戰(zhàn)書,;病區(qū)首日接診患者,,她申請第一批進入“紅區(qū)”值守……
路美對于生命的敬重,源于一年冬天,,她和隊友遠赴雪域高原執(zhí)行醫(yī)療保障任務,。那次,她體驗到了瀕臨死亡的感覺,。
當時,,一位患者高燒抽搐,急需治療,。路美不顧高原反應,,穿著防護服一路狂奔。剛到病房,,她就感到頭暈目眩,,咽喉處被死死卡住,差點窒息,。幸好,,隊友發(fā)現后緊急處置,,她僥幸從死神手里逃脫。
歷經生死,,方知生命可貴,。路美所在病區(qū),老年患者比例大,,合并癥多,。他們思想包袱重、交流少,,本能地將自己封閉在個人世界中,,“要想治好患者的病,必須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
路美有著15年的護理經歷,、7年護士長的崗位磨練,還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很快就適應了抗疫一線的快節(jié)奏,。
32床患者年齡大有肺心病,躺下就憋氣,,整宿睡不著覺,。因思想壓力大、顧慮多,,不愿配合治療,,就連心電監(jiān)護也不愿上。
每次值班,,路美都要到病房陪老人聊天解悶,。看到老人手腳腫脹,,穿刺難度大,,她就反復練習,力求一針出血,。時間久了,,老人情緒逐步穩(wěn)定,病情也日漸好轉,。
患者咳痰很費勁,,她就主動上前,一手拿痰盂,,一手幫著拍后背,;患者下不了床,她就像子女一樣伺候大小便,;患者想家想孩子,,她就拿自己不到兩歲的雙胞胎女兒故事講給他們聽,。
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貼心的話語,,讓路美與患者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慢慢地,,她成了病區(qū)患者的朋友和親人,。
——30床老人擔心自己與路美長時間接觸,有感染風險,。每次,,都是捂緊口罩背對著她說話,并主動要求扎留置針,,盡量減少接觸次數,;
——50床老人患有腦梗后遺癥,平時不愛說話,,腿腳也不太方便,,路美幫他換上新床單后,老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53床老人消化不好,,路美有空就為他做腹部按摩,還把按摩手法教給他,。怕老人記不住,路美又在紙上畫出個簡單示意圖貼在床頭……
在“紅區(qū)”,,護理工作不同于平時,,護士、家屬,、保潔干的活,,樣樣都得干。量體溫,、做穿刺,、收垃圾、藥品分類,、病區(qū)消毒,、地面保潔、協助患者大小便……每天,,兩眼一睜,,她就開始忙碌起來。
每次走出緩沖區(qū)時,,盡管累得筋疲力盡,,路美還總要忙著給患者回復微信,,“患者本人,甚至家屬咨詢問題,,我都會第一時間回復”,。
在路美和隊友的悉心照料下,病區(qū)已有大批患者康復出院,。一次次轉身告別,,對患者來說是重生,對路美而言是欣慰,。
3月7日,,一位患者得知路美入選“一線醫(y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后,向她發(fā)來祝賀信息:“路美姐姐,,你是抗疫路上最美軍花,。”
那天,,路美笑了,,格外燦爛,像穿透江城三月陰云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