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20日電 題:“明年,邀請我到你們家去看櫻花”——心理治療師李靜與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櫻花之約
新華社記者譚元斌
她是一名為新冠肺炎患者鏟除“絕望”的心理治療師,。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尼泊爾地震的應急救援現(xiàn)場,都留下了她奔忙的身影,。這次,,她作為重慶醫(yī)療隊的一員來到了武漢。
出生于1970年的李靜,,是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有著20多年的心理治療工作經(jīng)驗。2月13日至3月19日,,她和同事們一直戰(zhàn)斗在武漢市第一醫(yī)院,。在此期間,她開展了30余人次一對一面對面心理危機干預,,完成了100余人次電話,、微信、視頻心理咨詢,,舉辦了6場線上心理講座,,制作了1個心理科普音頻、1個心理宣教視頻,。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在醫(yī)療隊和她的幫助下,,從絕望中擺脫出來,重新燃起戰(zhàn)勝病魔的斗志,,不僅身體得到痊愈,,心理的“病毒”也被“趕跑”,。
她說,在疫情面前,,心理治療師做的正是呵護患者心靈,、延續(xù)生命希望的工作。
2月15日,,一名57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胸悶了三天后,進入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治療,。入院時,,這名患者血氧飽和度96%,呼吸問題并不明顯,。然而,,2月20日,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困難,,不得不使用鼻導管吸氧,護理等級也由二級升級為一級,。
29日,,這名患者精神接近崩潰,并拒絕抽血和使用面罩吸氧,。護士將這一情況反饋給了李靜,。當晚,李靜撥通了他的電話——
“您是……嗎,?”
“是,。”
“我們都知道您身體很不舒服,,又睡眠不好,,煩躁,很痛苦,。我們想把您治好,!”
“您現(xiàn)在還有辦法挺過難關。我們團隊為您研究了好多天治療方案,,現(xiàn)在需要用一個特別好的治療方案,,給您用一種藥。用這個藥之前,,需要抽血做檢查,,現(xiàn)在每一分每一秒對于您來說都至關重要,您一定要配合?!?/p>
“我真的能治好,?”
“是的,絕對可以的,!”
“您的情緒可能占了缺氧的40%了,,您現(xiàn)在緊張絕望會加重血氧消耗量。第一件事情,,聽我們醫(yī)生的,我們要給您吸氧就吸氧,、檢查就檢查,;第二件事情,要改變吸氣的方式,?!?/p>
“好,我聽你的,?!?/p>
經(jīng)李靜耐心勸慰,這名患者終于同意抽血,,繼續(xù)接受治療,。
第二天,他再度出狀況,,把面罩取掉了,,李靜又趕緊給他打電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三天,李靜到病房去看他——
“您需要好好配合醫(yī)生的哦,,您不配合他們就要給我講,,他們給我講了我就要打電話過來批評您的哦?!?/p>
隨著情緒好轉,,治療效果逐步顯現(xiàn),這名患者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并有了賞櫻之約,。
“希望您明年到武大去看櫻花?!?/p>
“我們小區(qū)就有很多櫻花,,打開窗戶就能看櫻花,臥室外面就是一片櫻花樹,?!?/p>
“那好,!明年,邀請我到你們家去看櫻花,?!?/p>
“好,一定,?!?/p>
3月17日下午,這名患者轉到別的醫(yī)院去了,,臨走前,,他專門給李靜打電話告別。3月19日,,李靜和同事們從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撤離,,就地待命。她說,,支援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期間,,共計為20多名患者做了心理危機干預,由于這些患者缺氧的成分里面心理因素占得比較多,,因此做心理危機干預不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需的。
眼下的武漢,,櫻花開得正好,。但她卻無法抽身賞櫻,因為3月23日,,李靜將和同事們轉戰(zhàn)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