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記者樂文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武漢多家快遞公司暫停收派件工作,圓通湖北武漢分公司的多位快遞員卻“逆行”回漢。兩個多月來,,他們向醫(yī)院送去防護物資,、為社區(qū)運輸蔬菜與生活用品,、為撤離的醫(yī)療隊隊員打包和寄送行李……堅守在一線的他們是保障武漢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
淅瀝的春雨里,圓通快遞員陳志勇駕駛著他的4.2米廂式貨車從中百倉儲向方圓7公里內的社區(qū)居民運送生活物資,。車里裝著的是70余份蔬菜,、牛奶、卷紙等生活物資,。
黑紅相間的工作服外,,陳志勇套上了一層白色防護服。有一次,,從貨車上卸載牛奶時,,雨點驟然變大,他與社區(qū)工作人員冒雨加速將貨物搬運至存貨點,。最后,,貨物完好無損,,他的衣服卻濕透了,?!拔覜]關系的,就怕包裝淋雨破損,,居民覺得貨品不好,。”
35歲的陳志勇,,原本在老家湖北新洲與家人慶祝新年,。得知疫情暴發(fā),急需快遞員運輸防疫物資后,,正月初四,,他駕車110余公里趕回武漢江夏區(qū)的廠房?!耙宦飞衔液芗?,花了兩天才辦到通行證,可以為抗擊疫情做點事情了,?!?/p>
“剛封城時,每天看著死亡數(shù)字我很恐懼,,所以送貨時,,我與醫(yī)護人員基本沒有言語交流?!标愔居抡f,,“現(xiàn)在方艙醫(yī)院休艙、新增確診人數(shù)為零,,我心情放松了一大截,,在超市等貨時,在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偶爾還會與大家閑聊兩句,。”
兩個多月來,,陳志勇幾乎每天中午都在送貨的路上,,午餐不是泡面就是面包?!案杏X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他說,,前半段自己每天往返于倉庫與武漢,、黃石、潛江等地的醫(yī)院;2月23日起,,他每天去超市,,為居民運輸食品與日常生活用品。
“有兩次,,我送物資到新洲,,離家只有十余分鐘的車距。但害怕回家會給家人帶來感染風險,,我只坐在車里跟他們視頻了一會兒,。”陳志勇說,,“很想念家人,,但我覺得沒白來武漢,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就行,?!?/p>
同樣逆行返漢的還有李兵棟。大年三十,,李兵棟所在的武漢市黃埔圓通公司微信群內發(fā)布了一則運送救援醫(yī)療物資的緊急通知,,他第一時間在群里報名?!拔以跐h川,,幫我申請一個運輸物資通行證,我可以馬上出發(fā),!”
手機24小時待命,,李兵棟隨時關注著公司群內的物資消息。短短幾天內,,他就為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等數(shù)十家醫(yī)院送去防護物資,。兩個月來,,他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2萬公里。
一次在搬運貨物時,,李兵棟不小心閃了腰,。2月13日晚8點多,李兵棟將一批物資運送到武漢金銀潭醫(yī)院后,,一瘸一拐地裝卸著貨物,,這一幕被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yī)療隊后勤組組長劉立駿看見。在仔細詢問后,,劉立駿送給他幾張膏藥,,并告知如何敷貼。李兵棟滿心感激地說:“只要有物資要運送,就給我打電話,!隨叫隨到,!”
此后的45天里,只要接到上海醫(yī)療隊的電話,,李兵棟便會盡力幫忙。他一次次前往武昌火車站,、漢口火車站幫忙轉運口罩,、防護服、鞋套等物資,,成了為上海駐金銀潭醫(yī)院醫(yī)療隊免費運送防疫物資最多的快遞小哥,,與上海醫(yī)療隊隊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28日,,劉立駿告訴李兵棟,,自己所在的醫(y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將于4月1日撤離武漢,,并把一件T恤送給了李兵棟,。衣服上簽有20余位上海醫(yī)療隊隊員的名字,還寫著“上海第一批援鄂醫(yī)療隊感謝志愿者所做的一切努力,!你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回憶過去的兩個多月,李兵棟說:“接觸了不少醫(yī)療隊與外地捐贈團隊,,四面八方的人們用自己的努力在支援我們,,我感受到了祖國人民的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作為湖北人,,我每天都非常感動?!?/p>
陳志勇與李兵棟并不是孤例,。武漢28家圓通分公司的55位快遞小哥,一直堅守崗位,,運輸防疫物資,,堅持每日為130多個社區(qū)配送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湖北圓通網點協(xié)助運送運往武漢市內各類醫(yī)療機構,、慈善組織等單位191家,、湖北其他城市醫(yī)療機構等29家,共計運輸319車次,。
“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大家都恢復正常的生活。”李兵棟說,,“2個多月沒有見到家人了,,希望能早日與他們團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