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4月30日電 題:特寫:發(fā)布會上的青年力量
新華社記者閆睿
“在武漢48天,,我和醫(yī)院的心內科醫(yī)護人員一共30人,,跟隨黑龍江省第四批援鄂醫(yī)療隊先后轉戰(zhàn)2家醫(yī)院、3個重癥病區(qū),,晝夜奮戰(zhàn),,救治了110位患者?!惫枮I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心內科病區(qū)副主任邢磊說,,小分隊都是“80后”“90后”。
抗疫中,,不乏青年人身影,。他們勇挑重任,貢獻青春力量,。4月30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專場發(fā)布會,邀請“抗疫青年”當發(fā)布主角,。
抗疫期間,,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姜宏亮在哈爾濱市先鋒路一小區(qū)卡點值守,負責體溫檢測,、人員出入登記等,。受到他的鼓舞,他的女朋友也成為一名社區(qū)志愿者,?!坝芯用窨次覀冊诒煅┑乩镎緧彛诩依餆瞄_水送到防疫卡點,,我們很感動,,感到付出是值得的?!苯炅琳f,。
在邊境小城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哈爾濱海關所屬綏芬河海關的青年人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在戰(zhàn)“疫”大考中經(jīng)受考驗?!耙苍ε?,但未退縮過。作為身處國門一線的海關關員,決不能愧對職責,?!苯椃液雍jP“95后”姜婷婷說。
抗疫期間,,“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當起城市“擺渡人”,,在保障物資供應的“最后一公里”上忙碌著。在哈爾濱工作的“快遞小哥”楊銘說,,受疫情影響,,很多快件積壓在中轉倉庫。我們提前做好消殺工作,,加班加點整理積壓物件,。
“復工后,為了能將物資第一時間送到,,大家自我加壓,,平均一人一天派件在400件以上,有時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睏钽懻f,“快遞小哥”們嚴格按照防疫要求,,自覺不進社區(qū),、不與居民直接接觸,保護好群眾,、防護好自身。
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書記苑芳江在發(fā)布會上說,,疫情期間,,全省共青團系統(tǒng)2.8萬多名志愿者中,“90后”“00后”占到46.7%,。時至今日,,還有一批青年志愿者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
![](http://www.news.cn/res/xhwimg/xl2017/images/bg6.jpg)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