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新樓房 開起小餐館 成為新市民
剛到飯點,牛肉粉館就坐滿了人,,大廳里,,只見一個中等個頭,身穿淺灰色夾克,,皮鞋擦得锃亮的中年人正忙著招呼客人,他叫李飄,,是這家店的老板,。
2018年7月,,李飄全家從貴州遵義市務(wù)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大山深處搬到了縣城。挪了窮窩,,摘了窮帽,,李飄一家成了新市民,。截至去年年底,,務(wù)川縣已經(jīng)累計實施搬遷4283戶19809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wù)全面完成,。搬遷群眾進了城,如何穩(wěn)得住,、能致富,?
第一關(guān):適應(yīng)城市生活
“去趟鎮(zhèn)上就靠一雙腳板子,,都是山路,,車子進不來呀!”說起自己的老家務(wù)川縣涪洋鎮(zhèn)雙河村,,李飄滿是感慨,。
地勢陡峭,四面環(huán)山,,人都住在半山腰上,道路不暢,,外面的建材也很難運進來,當?shù)卮迕裰缓镁偷厝〔?,筑起了木房子?/p>
“木房時間長了就容易變形,,腐爛的都有?!崩铒h說,。遇到刮風下雨,一家人就神經(jīng)緊繃,,生怕房子漏雨,、塌了,覺都睡不安穩(wěn),。
接到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時,,李飄還有點不敢相信:“一家子還能搬出大山,,做夢都沒想到,?!?/p>
根據(jù)政策,,李飄一家5口人搬進了務(wù)川縣大坪街道敬賢社區(qū)的樓房里,,房子面積100平方米。寬敞的臥室,、獨立的廚房、干凈的衛(wèi)生間……“再也不用為房子發(fā)愁,,下雨天終于能睡個安穩(wěn)覺了,。”
但沒住幾天,,李飄卻有點不自在:“地面都鋪了亮堂的瓷磚,,稍微落點灰或者踩個腳印都看得清清楚楚?!?/p>
搬出大山后,,李飄等人過的“第一關(guān)”就是城市關(guān),。從村里人成為新市民,,有很多新的不適應(yīng):垃圾得倒進樓下的垃圾桶;要開始交物業(yè)費了……
讓李飄尤其“困惑”的就是物業(yè)費:“住得明明是自己的房子,,為啥每月還得向別人交錢,?”不只是他,,許多搬遷戶剛開始都想不通。
“他們畢竟過慣了山里的日子,,能理解,。”針對居民們的新困惑,,社區(qū)干部們采取“兩步走”:一方面挨家挨戶走訪,了解需求和想法,另一方面“一對一”講政策,、做工作,,不讓困惑“發(fā)酵”,。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溝通和適應(yīng),,搬遷戶們慢慢習慣了社區(qū)的生活,。李飄有點不好意思,,“啥事兒都有個過程嘛,,懂了就習慣了?!?/p>
第二關(guān):掌握一技之長
搬出大山,工作也有了著落,,還能照顧家里人,,李飄覺得很滿足,。
過去,,他們一家守著不足3畝的陡坡地過活,靠天吃飯,。成家后,,雖然李飄也曾拖家?guī)Э诘爻鋈リJ過,卻沒有攢下多少積蓄,。
后來,李飄有了第二個孩子,,加之老母親身體不好,,常年吃藥,,夫妻倆只能辭職回家,,沒撐幾年就成了貧困戶。
等進了城,,剛安頓好,他就開始找工作,。一天,轉(zhuǎn)累了的李飄想找個地方墊墊肚子,周邊就幾家餐館,,還坐滿了人,。正要離開時,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周邊餐館不多,,這又是剛需,,是個機會,。”
但轉(zhuǎn)頭,,李飄又犯難了:干慣了體力活兒,炒菜的技術(shù)不夠怎么辦,?妻子也發(fā)愁:租金也是筆不小的數(shù)目,,一時半會兒也難湊出來。
2018年底,,隨著最后一批搬遷戶入住,,社區(qū)開始開展不同類型的就業(yè)技能培訓。一看到有廚師培訓班,,早有想法的李飄跟妻子立馬報了名。
兩個多月后,,在社區(qū)的幫助下,李飄用湊齊的5萬元,,以8年為期,,租下了一間門面,期盼許久的小餐館就這樣“上線”了,。
“現(xiàn)在一個月能掙七八千塊,,早就脫貧啦?!毙○^子環(huán)境干凈,,口味地道,,加上兩口子手腳勤快又熱情,,館子贏得了不少回頭客,??吹缴庖惶毂纫惶旌茫铒h終于能緩口氣,。
根據(jù)搬遷群眾就業(yè)意愿,,務(wù)川縣開展了不同技能培訓1346人次,全縣移民搬遷群眾穩(wěn)定就業(yè)達到8343人,,實現(xiàn)一戶一人以上就業(yè)目標,。
第三關(guān):孩子就近上學
搬出大山,,李飄的另一件心事——孩子上學的問題也解決了,。
“以前村里沒學校,孩子只能到鎮(zhèn)上念書,。一大早就得摸著黑出門,,沿著山路走兩個多小時?!睍r間長了,,大人都受不了,更何況孩子,。思來想去,李飄只好把兒子小亮(化名)送到縣城的親戚家,,請親戚幫忙照顧,。
后來外出打工,,孩子就跟了一路?!耙驗榻?jīng)常換工作,,孩子幾乎沒有在固定的地方上完一年學?!币徽f到這兒,,李飄滿是愧疚。
搬到縣城后,,距學校只有十幾分鐘路程,,上學不愁了。
原以為在家門口上學是件高興事兒,,但出乎意料的是,開學第一周,李飄明顯感覺孩子的情緒不太高,。
幾番詢問,,李飄才弄清楚:“之前我們外出打工,,孩子常年跟著在外地念書?,F(xiàn)在回到家鄉(xiāng)的學校上學,和同學們顯得有些生分,。”
班里老師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還專門來家里了解情況,。老師跟李飄和孩子認真談了一次心,臨走時,,提醒李飄夫婦也要多幫助孩子融入新生活。
“還是觀念有問題,,過去老覺得教育孩子就靠學校,,不靠家長?!崩铒h說,,“以后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更上心才行?!?/p>
如今,孩子慢慢認識了不少好朋友,,成績也穩(wěn)定了不少,。這一切,李飄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從搬出大山到在縣城安家扎根,,盡管有些磕磕絆絆,,但李飄覺得,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本報記者 蘇 濱)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