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6月11日電? 題:檢察官王才東的最后一班崗
新華社記者 劉鄧
檢察官王才東的最后一班崗,是在扶貧第一線,。
2015年7月,,56歲的王才東受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指派,擔任儋州市木棠鎮(zhèn)蔞根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3年多,經(jīng)過艱苦努力,讓104戶村民,、共計565人全部脫貧。
王才東原本可以如期結(jié)束扶貧任期,,光榮退休,,卻主動提出留下來再干一任。由于忙于扶貧耽誤診治,,2019年8月1日,,王才東因患晚期肺癌猝然去世。這離批準退休只有25天,。
蔞根村位于儋州市北岸火山石地帶,,土地資源貧瘠。村民普遍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yè)技能,,經(jīng)濟發(fā)展長期滯后,全村1716人,,貧困人口占了約三分之一,。
沒有自來水,土路坑坑洼洼,;土地貧瘠,,沒有產(chǎn)業(yè);有的孩子上不起大學(xué)……王才東記下了駐村之初當?shù)卣鎸崰顩r,。駐村期間,,他留下兩大本厚厚的扶貧筆記。讓蔞根村早日脫貧致富,,成為他的使命,。
為了讓村民喝上干凈的自來水,王才東多方爭取幫扶資金,完成了4個村民小組的引水工程建設(shè),;為了解決村民出行難,,王才東四處爭取有關(guān)部門支持,駐村1年半,,讓村里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他為此跑壞幾雙鞋;為了改善村里基礎(chǔ)設(shè)施,,他多次申請,、協(xié)調(diào)幫扶資金,修建起嶄新的村委會辦公樓,、文化室,、籃球場;為了實現(xiàn)“造血式”扶貧,,他組織村兩委成員深入分析研究,,多方尋找支持項目,逐步形成特色種植業(yè),、飼養(yǎng)業(yè),、勞務(wù)輸出及加工企業(yè)的脫貧致富“四駕馬車”……
“才東書記是我們的貴人,是他讓我們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贝迕駞怯械禄貞洠醪艝|離世前幾個月,,發(fā)現(xiàn)他隨身帶著蜂蜜泡的炒花生米,,胃疼起來了就抓一把吃,“有一次我看見他疼得在地上直打滾,?!?/p>
村民吳三會是貧困戶,他一心想讓自己的5個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斬斷窮根,。但對于當時只有3畝水田的這家人來說,談何容易,?!安艝|書記到我們村那年,我剛考上商丘學(xué)院,,下面還有4個弟弟妹妹在讀高中,、中專和小學(xué),家庭負擔非常重,。是他為我們奔走,,讓我家最大程度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還自掏腰包資助我們,。逢年過節(jié),,都會給我們紅包?!眳侨龝髢鹤訁嵌ǜUf,,“要不是他,我不可能順利完成學(xué)業(yè),,二妹三妹也不可能上大學(xué),。”
駐點蔞根村后,,王才東很少回家,,偶爾回來,也是急匆匆地只住一晚,。妻子周少妹擔心他的身體,,王才東總是說:“放心吧,我還行,,忙完了就回來,。”住院前的那個晚上,,王才東放心不下,,自駕車回了一趟村里,安排好住院后的工作,。
王才東病情很快惡化,。在住院的1個多月時間里,蔞根村的上百名村民爭相到??诳赐?。“他不相信自己得了癌癥,,跟村民們念叨的都是村里的事兒:哪家孩子還沒畢業(yè),,哪個殘疾老人的幫扶政策還沒落實,辦公樓區(qū)域什么時候能搞好……”周少妹回憶,。
王才東的老同事周向平說,,王才東去扶貧后兩人很少見面,想約王才東聚聚,,電話那頭的回答永遠是“兄弟,,不行啊,村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跑去辦呢,,等忙完這陣子一定約你……”
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工作人員霍冬成對記者說,,過去,王才東遇事總是哈哈一笑就過去了,扶貧之后,,好像變了個人,,臉上有了愁容,“他會經(jīng)常拿著各種申請材料和報告回來,,要我?guī)退薷臐櫳?,說是讓政府了解情況,盡快把事兒落實了,。他真的是把一顆心交給了蔞根村,!”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