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1日電(記者 王迪)28歲的村級幼教點輔導員俄爾日且很羨慕自己現在的學生,他們即將擁有嶄新的校舍,,可以通過電視和網絡學習,,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大山外的訪客用普通話交流。
在俄爾日且的童年時期,,這一切幾乎難以想象,。事實上,,直到5年前,在她的家鄉(xiāng)和工作地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尼地鄉(xiāng)七里壩社才開設了幼教點,。
她說,,因為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我們那時候是小學畢業(yè)才能聽懂普通話,,聽不懂老師的話就沒興趣讀書了”,,不少同齡人連初中都沒有讀完。
2018年5月,,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涼山啟動了“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目前已覆蓋全州3895個幼兒園(幼教點),,惠及29.96萬名學前兒童。具體而言,,涼山州內幼兒園和幼教點的數量和覆蓋范圍顯著增加,,學前教育的設施設備更完善,教師接受了多輪線上和線下培訓,,兼顧普通話普及和民族地區(qū)特點的自編教輔用書及幼兒繪本投入使用,。
俄爾日且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新技能。她原本學的是小學教育,,不太清楚如何和幼兒有效溝通,。幾輪培訓后,她更注意俯下身和孩子們說話,,知道了手指游戲和怎么講故事,,也習慣了利用手機上的“學普App”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她看到,,掌握普通話后,,孩子們變得更開朗活潑了。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土比爾作的5歲女孩,,兩年前剛入學的時候總愛低著頭,、經常哭,,眼睛里充滿膽怯?,F在的她在課堂上發(fā)言踴躍,還很喜歡扮演“小老師”,。
父親土比次惹說,,她雖然是4個女兒里最小的一個,卻是普通話講得最好的一個,,因為她趕上了在家門口讀幼兒園的機會,。
“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不僅給涼山的孩子帶來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成績?!斑@一屆一年級的單科成績提高了20分以上,。”涼山州喜德縣冕山鎮(zhèn)的新橋小學校長陳貴陽說,,這是當地啟動“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以來,,第一批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2019年12月,,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委托中國傳媒大學,,對試點階段的涼山州學前學普兒童進入小學一年級后語言發(fā)展水平進行了抽樣測評,合格率為99.0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