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7月3日電(記者沐鐵城,、周喆)踏動擺身,、擊鑼敲鼓、左騰右挪,、繞場而舞……炎炎夏日,,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納頓傳習所里,一群身穿各式服裝的演員伴隨著音樂靈動起舞……
6月18日,,幾名手執(zhí)扇子的老人在表演“納頓”“會手舞”,。新華社記者 周喆 攝
訓練結束后,46歲的楊春林脫掉華麗的表演服裝和面具,,露出汗涔涔的臉龐,。楊春林參與的這場表演訓練叫作“納頓”,,是民和縣三川地區(qū)土族群眾重要民俗活動,。
“‘納頓’源遠流長,,早在元末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鼻嗪J∶窈涂h納頓藝術研究會會長祁正祥說,,土族納頓節(jié)是當?shù)厝罕娮钪匾奈幕瘖蕵肥蜗蟮乇憩F(xiàn)了由游牧生活轉向農(nóng)耕生產(chǎn)的歷史過程,,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納頓”由“會手舞”“面具舞”等內容組成,舞藝保存著早期北方游牧民族薩滿文化的遺風,,真實地保留了土族過去的生活形態(tài),,原汁原味地再現(xiàn)土族的生活情形。
6月18日,,幾名手執(zhí)扇子的老人在表演“納頓”“會手舞”,。新華社記者 周喆 攝
20多年前,楊春林踏上學藝之路,,過程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簡單,。納頓節(jié)開始的時間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二日,炎熱的天氣卻要穿著厚厚的長袍,、戴著面具進行訓練,,楊春林說:“每次練完都會汗流浹背?!?/p>
6月18日,,當?shù)厝罕娫诒硌荨凹{頓”“會手舞”。新華社記者 周喆 攝
這一跳就是20多年,,楊春林現(xiàn)在成為納頓藝術團的副團長,,所在的團成員有90余人。
楊春林的師傅75歲的徐秀福,,是納頓藝術團的藝術總監(jiān),,也是土族納頓節(jié)省級傳承人?!案闪艘惠呑酉矚g的事,,值了!”徐秀福說,。
“如今許多年輕人走出家園,,接受多元文化,‘納頓’表演技藝瀕臨失傳,?!毙煨愀Uf,,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傳承保護上,這些年,,徐秀福教過的學徒有四五十個,,成為“納頓”表演的主力軍。
6月18日,,當?shù)厝罕娫诒硌荨凹{頓”“會手舞”,。新華社記者 周喆 攝
經(jīng)過徐秀福等人精心打磨,如今“納頓”表演融入了漢,、回,、土、藏,、東鄉(xiāng)族等多民族特色,,古老的民俗文化有了新面貌。當?shù)亍凹{頓”演員們一起改編的“五族舞”,,在表演中突出表現(xiàn)各民族團結互助友愛的感人情節(jié),,納頓節(jié)在當?shù)匾仓饾u成為一個象征民族團結的節(jié)日。
“希望未來能提升‘納頓’的藝術品位,,讓游客們既能看到傳統(tǒng)節(jié)目又能看到創(chuàng)新節(jié)目,,把非遺文化留下來、傳出去,?!毙煨愀Uf。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