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田曉航)7月16日進入“三伏”中的“頭伏”,,全國多地即將開啟“蒸烤”模式。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人們更易遭遇“苦夏”的折磨,,怎么吃才健康?中醫(yī)專家認為,,三伏天氣候炎熱,,飲食應以“消暑去火”為原則。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學術顧問,、科普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溫長路說,,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冬養(yǎng)三九,夏養(yǎng)三伏”,,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容易耗氣傷津,,食欲不振,因此,,要在防暑降溫的同時注重養(yǎng)生保健,,尤其要注意合理飲食。
他說,,薏米赤小豆粥,、綠豆百合粥、荷葉綠豆粥,、冬瓜蓮子粥,、冬瓜芡實湯等都是補氣清暑、調(diào)理脾胃的不錯選擇。而粥中加入山藥,、茯苓,、淡竹葉等藥材,祛濕效果更好,,此類藥粥對老人,、兒童以及脾胃功能虛弱者最為適宜。
同時,,三伏天里可多吃苦瓜,、西紅柿等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鮮蔬菜,適量食用水果,,慎食辛辣刺激和油膩食物,。飲品可選擇能夠消暑的綠豆湯、利于清熱的金銀花茶等,。少食冷飲莫貪涼,,因為寒涼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貪涼飲冷也會影響胃口,。
中醫(yī)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僅傷心氣,,還會導致心陰虛,使人體更容易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因此,,溫長路提醒,三伏天里人們要注重護心養(yǎng)心,,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太子參,、麥門冬,、紅棗、紅豆,、鮮桃等食物有養(yǎng)心氣,、助心陽、滋心陰,、助睡眠的功效,,可適當食用。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杰

加載更多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