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 題:用勞動書寫人生——來自夏日一線的“勞動剪影”
新華社記者樊曦
夏日來臨,,我國多地出現(xiàn)高溫、強降雨天氣,。面對高溫“烤”驗和頻繁降雨,,許多人堅守一線,扎根崗位,,用平凡的勞動書寫人生,,詮釋奮斗的意義。
持續(xù)高溫下,,在北京市豐臺區(qū)小瓦窯項目施工現(xiàn)場,,中建三局的建設者們揮汗如雨,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47歲的單忠軍是施工現(xiàn)場的一名塔吊司機,。每天一大早他系上安全帶,徒手爬上六七十米高的塔吊,,開始一天的忙碌工作,,吊運木料、鋼筋和預制構件等各種材料,。
吊運混凝土預制墻板最考驗技術,。平均每塊長三到四米,重五六噸,,吊運時不僅要膽大心細,,安裝時還要拿捏穩(wěn)當,確保墻板下端的孔能穩(wěn)穩(wěn)對準下方的鋼筋,。
在地面配合指揮的是他的妻子,,信號工劉萬芹。對講機里,,兩個人默契地配合,,一點點地調準墻板下落的位置。最辛苦的是下午時分,不管多大太陽都不能馬虎一分,,再熱都得穿上長袖長褲,,否則在太陽的炙烤下就會脫皮。
“慢起慢落,,安全第一,。”在工作時,,單忠軍和妻子常常念叨這句話,。“干這活,,責任心非常重要,。吊運起鉤穩(wěn)不穩(wěn),吊起晃不晃,,落鉤準不準,,決定了整個工程的進度?!眴沃臆娬f,。
52歲的喬海靜是國網(wǎng)江蘇海安市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中心曲塘變電運維班班長。入夏以來,,海安地區(qū)頻繁出現(xiàn)強降雨,。每逢暴雨天氣,大多數(shù)人都閉門不出時,,他卻要帶著運維人員在風里雨里檢查變電站和設備線路的運行情況,,排除安全隱患,確保迎峰度夏期間電力設施安全運行,。
在檢查110千伏墩頭變電站時,,他發(fā)現(xiàn)電纜溝內的排水泵停止工作,便立即找來備用水泵準備進行更換,。打開電纜溝集水坑上的蓋板,,面對坑里半人多高的積水,他毫不猶豫地跳進積水,,在水里費勁擰開水泵上生銹的螺栓,,一步步摸索著換上新的水泵。
在水里,,他一泡就是一個多小時,直到新水泵開始工作,??粗娎|溝里的水被一股股抽上來,渾身濕透的喬海靜長舒了一口氣。
“苦點累點,,但是能避免變電站失電可能導致的大面積停電,,這是我的工作職責?!彼f,。
雷雨季節(jié)是檢修人員最繁忙的時候。在南昌高鐵維修段上饒合福路橋工區(qū),,工長梁文浩手持一臺GPS防洪巡線手機,,對準隧道防洪檢查牌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
幾秒鐘內,,他的手機收到了一條關于隧道名稱,、里程和山體概況的短信,同時,,梁文浩所在的定位信息也被傳輸?shù)搅饲Ю镏獾姆篮橄到y(tǒng)終端,。利用掃碼技術實現(xiàn)防洪地點“身份識別”和巡查人員GPS定位功能,這是今年汛期工區(qū)實施“智慧防洪”的新舉措,。
技術進步了,,但人的辛勞不能缺位?!吧巾斏线€有一個防洪檢查牌,,我們得一路巡查到山頂,再掃一次山頂檢查牌的二維碼進行確認,?!绷何暮普f。
贛閩兩省高鐵沿線多為崇山峻嶺,,山區(qū)氣候復雜多變,。為防止汛期高鐵沿線山體發(fā)生落石、溜坍,、路基下沉等地質災害影響行車安全,,梁文浩和工友們必須保證管內線路巡查到位。巡山巡河前“掃碼打卡”,,可以迅速掌握山體的基本情況,,在巡查過程中就能有針對性地對危石地點進行加固處理,巡查結束后在山頂“掃碼確認”,,就能保證不遺漏任何一個隱患點,。
梁文浩所在的上饒合福路橋工區(qū),管轄了合福高鐵德興至武夷山之間97公里的橋隧設備,,其中包括25座隧道,、71座橋梁和10個涵洞,,是南昌高鐵維修段管轄范圍最長的工區(qū)?!案哞F安全了,,我們才能安心?!彼f,。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