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23日電(記者吳慧珺、姜剛)22日晚上9點多,,翁道平和同事們在新農村的堤壩上架電線,。他穿著一件長袖的夾克衫,,外面還套著一件紅馬甲,,汗水從他的額頭順著脖子往下淌,衣服被汗?jié)窳舜笃?/p>
翁道平是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和縣供電公司石楊中心供電所的一名普通員工,。汛情發(fā)生以來,,堤壩上除了搶險隊伍,還有默默守護的“點燈人”,,56歲的翁道平便是其中之一,。
新農村位于安徽省和縣石楊鎮(zhèn),外澗渠流經村莊,。受連日強降雨影響,,外澗渠水位居高不下。
外澗渠一邊臨著山,,一邊臨著新農村的堤壩。夜里,,站在壩上伸手不見五指,。新農村黨總支委員鄒連潤說,堤壩下村莊里有2800多名群眾和3600多畝良田,。
“夜里巡堤時,,手電照明強度不夠,視線很差,?!编u連潤告訴記者,堤壩斜坡上的草叢里經常藏著毒蛇,、毒蟲,,一不小心就有被咬到的風險。
“點燈人”來了,。22日下午5點半,,翁道平和7位同事來到新農村的堤壩上,。因堤壩路面剛填了石子,工程車無法通行,,他和隊友們一起背負肩挑,,扛著電線等設備,上大壩準備“點燈”,。
這條堤壩有1.3公里長,,翁道平心里估摸著得30米一盞燈,在有險情的地方多裝上幾盞,,大概需要50余盞燈,。
布線、插毛竹,、裝燈泡,、接線路……翁道平和同事們分成四組,一人操作一人監(jiān)護,。
看上去簡單的工作其實處處藏著危機,。
盛夏時節(jié),雜草繁茂,,堤壩上有的地方草木已及人深,。只見翁道平一手舉著毛竹,另一只手分開雜草往草叢里鉆,,草叢里有不少蚊蟲,,稍微一動彈,蚊蟲便都飛了出來,,他甩了甩頭,,試圖驅逐,同時迅速將毛竹插進土里立起來,。
“這是最后一根毛竹了,,立起來之后就能通電了?!蔽痰榔秸f,,今晚堤壩上就有燈了。
話音剛落,,通電了,!只見50余盞燈把堤壩照得透亮。
看到堤壩上的燈亮了,,鄒連潤心里總算踏實了,。從7月17日巡堤以來,他最擔心的就是老人在夜里巡堤時會摔倒,。
“他們是光明的搬運工,!”鄒連潤說,,以后村民們巡堤自己更放心了。
燈亮了,,翁道平脫下外面的馬甲和手套,,坐在路邊喝了一口水。和鄒連潤一樣,,他也踏實了,。
7月17日以來,翁道平和同事們已點亮2200多盞燈,,照亮了65公里堤壩,。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點燈”任務,是從前一天晚上8點多忙到第二天下午5點多,,夜以繼日點亮了26公里的堤壩,。
燈光下,記者看到,,翁道平的雙手手背都是被雜草割破的傷痕,。
“這不算什么,過幾天就痊愈了,?!蔽痰榔秸f,“把燈點亮,,就能給巡堤帶來方便,,給村子帶來更好安全保障?!?/p>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