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7月23日電? 題:雪域邊防永遠的守望者——追記西藏軍區(qū)某邊防團邊防7連排長蘇萬飛
許凌康,、羅邦揚、王德思
2020年7月15日,,西藏邊防,,雨雪飄飛。
一片在雪域高原飛舞6年的“雪花”悄然落地——西藏軍區(qū)某邊防團邊防7連排長,、吉布觀察哨哨長蘇萬飛在接收索道運送的物資時,,不幸墜崖犧牲。
蘇萬飛犧牲的地方位于藏南的娘姆江曲河谷,。在這個守衛(wèi)祖國西南大門的河谷兩側(cè),,數(shù)百米深的懸崖與千年沙棘林相擁而立,吉布哨所隱身其間,。
2020年7月15日11時,,蘇萬飛和新兵仲召國來到位于山頂?shù)乃鞯澜邮掌脚_,。蘇萬飛讓仲召國留在了平臺下方,自己徑直爬上了臺階——作為已經(jīng)成功接收過25次索道運送物資的排長,,他早已熟悉這種令人頭暈?zāi)垦5母叨取?/p>
在物資桶即將抵達山頂時,,桶身突然劇烈晃動、即將傾覆,。蘇萬飛一個箭步?jīng)_到懸崖邊,,將桶里的夜視觀察設(shè)備撈了出來,自己卻被突然脫落的鋼纜和背后掉落的備用桶砸下了深淵,。
仲召國急忙爬上平臺,,只來得及看到哨長墜落的背影和平臺上散落一地的夜視儀。
在懸崖下方70多米的一棵大樹旁,,戰(zhàn)友們找到了年輕的排長,。然而,這位年僅28歲的軍人卻再也沒能回應(yīng)戰(zhàn)友們的呼喚,。
其實,,艱苦寂寞的戍邊生活,原本與蘇萬飛的生命軌跡并不相交,,可他卻偏偏選擇了雪域邊關(guān),。
父親在陜西當兵7年,兒時圍坐在爐火旁,,蘇萬飛最喜歡聽父親講起軍營的故事:上戈壁,、戰(zhàn)荒原、助群眾,、救物資……父親的講述,,點燃了他心中的從軍夢:好男兒,當兵去,!2014年的夏天,,從西安工業(yè)大學畢業(yè)的他,填寫了一張到西藏當兵的報名表,。
對于邊關(guān)的苦,,蘇萬飛早就了解。然而真正到連隊,,戍邊的艱辛和危險還是讓他始料不及,。
連隊駐守的娘姆江曲海拔落差大、雨霧山腰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海拔落差,,巨大的氣壓差帶來的是擊穿耳膜的疼痛;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沖入團霧開路,因為霧氣的后方可能是狗熊,,也可能是懸崖,。
“這里的山脊高過云頭,這里的太陽曬化石頭,,這里的孤獨沒有盡頭,,這里的士兵把使命扛過肩頭……”正如歌中所唱,這里的巡邏沒有道路,,只能追著前方老兵的腳印,,一深一淺地搖擺,腳邊就是數(shù)百米深的懸崖,,剛到哨所的蘇萬飛連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時光沿著娘姆江曲慢慢蜿蜒前行,兩年的戍邊生活一閃而過,,當年那個“慫小子”在無數(shù)個第一次中成了連隊的“頂梁柱”,。
進退走留之際,退伍還是繼續(xù),?在家中父母看來,,這無異于一道“送分題”:家鄉(xiāng)陜西榆林出臺擁軍政策,凡是到邊防艱苦地區(qū)當兵兩年,,回鄉(xiāng)后就可以享受公務(wù)員待遇,。
可在蘇萬飛看來,在西藏,,在邊防,在娘姆江曲,,在雨霧叢林,,愛國奉獻不再抽象,而是體現(xiàn)在邊防官兵一分一秒的生活里,,體現(xiàn)在戍邊,、巡邏、觀察,、訓練的具體行動里,。
“愿作一雪花,守護千萬家,?!彼俅芜`背了父母的意愿,拿到了陸軍邊海防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蘇萬飛堅信,,在廣袤的雪域大地,正是戍邊官兵這一片片“雪花”,才鑄就了雪域邊防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有人說選擇決定命運,,蘇萬飛卻覺得選擇應(yīng)當遵從內(nèi)心。軍校畢業(yè)前夕,,按照當時的畢業(yè)分配政策,,他可以選擇去拉薩、林芝等大城市,,可他卻選擇回到娘姆江曲,,并主動申請擔任吉布哨所哨長。
青松低垂,,雪山嗚咽,,7月16日清晨的娘姆江曲異常寒冷,全連官兵聚集在大雨傾盆的道路旁送別蘇萬飛,。
“萬飛,,你再看一眼,這是你的哨所,,你的邊防,,還有哨所旁的紅杜鵑,你說是你見過最漂亮的高原紅……”炮兵連副指導(dǎo)員李長京扶著蘇萬飛的遺體泣不成聲,,久久不愿放手,。
送別的車隊沿著娘姆江曲逆流而上,載著蘇萬飛離開他心愛的邊防,。在最后一個可以看見連隊的山口,,官兵們突然停下來掉轉(zhuǎn)車頭,對著連隊的方向鳴笛三聲,。他們要讓魂歸雪山的排長再看一看娘姆江曲的山山水水,,再看一看祖國邊防的一草一木。
蘇萬飛常說:“觀察哨兵就是祖國的眼睛,?!边@一次,蘇萬飛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雪山,,成為雪域邊防永遠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