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8月7日電 題:一支英雄部隊的抗洪印記——東部戰(zhàn)區(qū)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赴皖抗洪記事
劉佩俊,、謝權鑫,、王偉慶
22年前,,98抗洪,,他們馳援江西九江,,叫響“人在堤在”的誓言,,封堵九江決口60米,,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范團”,。22年后,,他們再次聞令出征,,馳援安徽抗洪搶險一線,守護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他們是東部戰(zhàn)區(qū)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其前身部隊1998年被授予“抗洪搶險模范團”,。在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他們轉戰(zhàn)安徽巢湖,、肥東,、廬江等地,奮戰(zhàn)在15個險要地帶上,,為沿線群眾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用隨時打硬仗的狀態(tài)搶險
7月22日,接到上級命令后,,該旅立即啟動抗洪搶險預案,,3000余名官兵從海訓場、駐訓點兵分多路,,火速向安徽集結,。
23日,某營行軍10小時抵達巢湖市,,片刻未歇便投入到裕溪河中糧碼頭一線展開搶險,。此時,740米險段里出現(xiàn)25處險情,。暴雨隨時來襲,,如不及時處置,存在潰堤風險,。
盯住險點,,盯住隱患,,打通應急通道……229名官兵編成“6隊6組”,6支搶險突擊隊迅速頂?shù)綕B漏處,,6個巡堤小組對整個大堤進行嚴密監(jiān)視,。官兵奮戰(zhàn)8小時,守護了大堤安全,。
26日23時,剛剛結束任務返回宿營地的某營官兵,,接到緊急通知——巢湖市秦橋避洪溝堤壩出現(xiàn)兩處滲漏,。他們立即挑選24名官兵組成突擊隊投入戰(zhàn)斗。經(jīng)過4個小時冒雨搶修,,官兵們堆制2個反濾圍井,,裝填運送沙袋600個,消耗石料5噸,,成功完成搶險任務,。
像鋼釘一樣堅守在險工險段
“人在堤在,半步不退,!”7月22日至8月2日,,晝夜奮戰(zhàn)在宣城市宣州區(qū)的“戰(zhàn)斗模范營”官兵,叫響“站著是根固堤樁,,倒下是堵?lián)跛畨Α钡氖难?,像鋼釘一樣牢牢堅守在大堤上,累計出?96人次,,開挖大小導滲溝29條,,填埋沙石180余立方米……
22日凌晨,宣州區(qū)朱橋圩渾水段突發(fā)8處管涌,。接到任務后,,偵察分隊立即前往管涌處。面對深達3米的不明水域,,連長于武濤帶領10名水性好的骨干組成突擊隊,,帶頭跳入水中搭設竹板,班長王松和另外3名戰(zhàn)士60余次潛入水底,,將百余斤重的沙袋固定在木樁底部……任務完成時,,突擊隊員已在水中奮戰(zhàn)近7個小時。
在巢湖流域進入緊急防汛期的關鍵時刻,,為確保環(huán)巢湖大堤順利度汛,,該旅指揮所部署1700余名官兵對環(huán)巢湖大堤三段堤壩兩條河流進行加固加高。經(jīng)過10小時奮戰(zhàn),,官兵們筑起“防浪墻”3000余米,,裝填砂石1200余立方米,,為群眾筑起安全堤壩。
共產(chǎn)黨員始終沖鋒在前
在該旅搶險救災一線,,一面面高高飄揚的黨旗,、一個個沖鋒在前的黨員,凝聚起抗洪搶險的磅礴力量,。22年前的九江抗洪,,“堅守英雄連”23名黨員寫血書請戰(zhàn),在水中憑血肉之軀鏖戰(zhàn)洪魔,。22年后,,該連再赴抗洪一線,27名黨員組成的戰(zhàn)斗堡壘,,帶動全連官兵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的“硬骨頭”,。
7名休假黨員請求歸隊參戰(zhàn),3名黨員士官隱瞞病情上一線,,24名黨員聯(lián)名請戰(zhàn),。全連“我是黨員我先上”“黨員不扛重擔誰來扛”等閃耀著黨性的鏗鏘話語在一線叫響。7月30日,,宣城姜家圩突發(fā)險情,,支部書記董維山大喊“跟我上!”,,黨員干部沖鋒在前,,3小時排除了險情。
抗洪搶險戰(zhàn)場,,也成了砥礪官兵理想信念的大熔爐,、大考場?!?0后”上等兵,、預備黨員劉勝杰在搭設環(huán)巢湖防浪堤任務中,一人扛沙600余袋,。支部研究決定為其轉正,,“八一”前夕,他在大堤莊嚴宣誓,,如愿戴上了黨員紅袖標,,以一名黨員的身份繼續(xù)奮戰(zhàn)在大堤上。
二級軍士長王漢清,,22年前,,還是新兵的他隨隊馳援九江。這次赴皖抗洪,,40多歲的王漢清帶頭跳入水中,,打樁,、封堵、筑堤,,帶領官兵排除了一次又一次險情,。
截至目前,這個旅累計出動3萬余人次,,加固堤壩29.5公里,,清理河壩28.5公里,裝填沙袋60萬袋,,挖運土石方1.3萬余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