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題:主汛期尚未結束,,防汛工作仍需“嚴”字當頭——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防汛救災情況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
我國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發(fā)生了嚴重汛情,,億萬國人為之牽掛,。今年汛情災情到底如何,?防汛救災工作成效幾何,?當前防汛工作是否可以放松,?在8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介紹了有關情況,。
汛情災情:“兩超,、一多、一少”
周學文介紹,,今年的汛情災情主要有“兩超,、一多、一少”四個特點,。一是江淮流域梅雨超歷史,。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xù)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位,。
二是長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證。長江中游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區(qū)超保證水位,,巢湖超歷史水位;淮河上中游干流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太湖超保證水位。全國634條河流發(fā)生超警以上的洪水,。
三是蓄洪圩垸運用多,。長江、淮河流域防洪工程出險5237處,,主要集中在支流和圩堤,,有892個圩垸運用蓄洪;安徽省共運用行蓄洪區(qū)11個,。
四是災害損失重,、人員傷亡少,。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比前5年均值分別偏多12.7%和15.5%,;因災死亡失蹤219人,倒塌房屋5.4萬間,,比前5年均值分別減少54.8%和65.3%,。
凌月明表示,1至7月份,,全國共發(fā)生地質災害3047起,,造成103人死亡失蹤,與近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今年死亡失蹤人數減少42%,。6、7兩個月,,全國發(fā)生地質災害2368起,,造成80人死亡失蹤,死亡失蹤人數與近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減少29%,。
“目前,,除長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陽湖,、淮河干流,、太湖水位仍然超警以外,其余的大江大河水勢平穩(wěn),?!比~建春說。
防汛救災:堅持生命至上,,強化統(tǒng)籌聯動
“各地緊急轉移安置群眾400.6萬人,,為近年來最多?!敝軐W文說,,這是今年死亡失蹤人數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年以來,,國家防總,、各有關部門、各地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可概括為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生命至上,,強化提前避險和高效救援;二是堅持科學防控,強化會商研判和指揮調度,;三是堅持快速響應,,強化精準指導和應急保障;四是堅持統(tǒng)籌協(xié)調,,強化部門聯動和綜合優(yōu)勢,。
水工程調度在今年防洪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葉建春介紹,,水利部科學精細調度大中型水庫3177座(次),,攔蓄洪水1097億立方米,避免人員轉移1852萬人,。其中聯合調度以三峽為核心的長江上中游水庫群攔洪削峰錯峰,,避免了城陵磯附近蓄滯洪區(qū)分洪運用;啟用蒙洼等8個行蓄洪區(qū)分蓄洪水,,降低淮河干流水位0.2至0.4米,;調度太浦閘、望亭水利樞紐等骨干工程累計向外排水量近30億立方米,,相當于降低太湖水位1.26米,。
“七下八上”之后:防汛工作不能松懈
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歷來是我國大范圍強降水的集中暴發(fā)期,,容易導致嚴重洪澇災害,,因此“七下八上”是防汛的關鍵期。8月上半月即將結束,,這是否意味著防汛工作可以歇口氣,?
對此,周學文表示,,“七下八上”是防汛關鍵期,,但并不意味著“七下八上”之后我國汛期就結束了。我國的主汛期一直要延續(xù)到9月底,,下階段防汛抗洪任務還很重,,防汛工作絕不能放松。
余勇介紹,,根據預測,,8月下旬主要降雨區(qū)仍然為西北地區(qū)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qū)及華南、四川盆地和云南等地,;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2至3個臺風生成。9月份華北南部,、西北地區(qū)中東部降雨可能較常年同期偏多2到5成,;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5至6個臺風生成,。
周學文表示,,下一階段防汛工作最重要的是突出四個“嚴”字,一是對超警河湖要“嚴防死守”,;二是對未超警河湖要“嚴查隱患”,;三是對山洪地質災害要“嚴加防范”;四是對臺風防御要“嚴陣以待”,。
相關新聞:
降水有多強,?立秋后為何仍多雨?精準預報有多難,?三問北京入汛以來最強降水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