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董峻)記者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了解到,,一項大豆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新技術——麥茬大豆免耕覆秸精播技術由中國農科院牽頭建設的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研發(fā)成功。經前期試驗示范,,這項技術顯示出提高播種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種植效益等多重優(yōu)勢,。
東北平原和黃淮海流域是我國的兩個大豆主產區(qū),。在黃淮海流域,農民一般是在夏季收獲小麥后接著種大豆,,等到大豆在秋天收獲后又輪種小麥,,形成一年兩熟的種植周期。長期以來困擾大豆播種的一個難題是,,前茬作物小麥收獲后留在地里的秸稈量很大,,導致大豆播種后出苗率低,而焚燒秸稈又污染環(huán)境,。
這項技術是中國農科院確定的大豆“藏糧于技”科研攻關的核心技術之一,,實現了秸稈的全田均勻覆蓋,顯著提高了大豆出苗率,??蒲袌F隊研發(fā)的多功能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機實現了一次作業(yè)同步完成秸稈清理、精量播種,、側深施肥,、覆土鎮(zhèn)壓、封閉除草,、秸稈覆蓋等作業(yè)環(huán)節(jié),。
據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韓天富介紹,,經過農機和農藝專家多年聯合攻關,,已創(chuàng)建了以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為核心、配套機具為載體,、品種與技術配套,、農藝與農機融合的綠色高產高效綜合技術新體系,。
2013年以來,科研人員在河南新鄉(xiāng)的試驗基地采用這一技術體系種植的大豆,,7年間的平均畝產達313.4公斤,,約為全國大豆平均畝產的2.5倍。如今,,這一技術體系已在我國夏大豆主產區(qū)大面積推廣,,累計應用1000多萬畝,有效解決了麥茬夏大豆的播種難題,,實現了大豆綠色生產和輕簡化栽培,,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撐。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