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奮斗結碩果,,再寫新篇章——寫在共和國71周年華誕之際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姜琳、陳煒偉
當金秋的陽光普照華夏大地,,五彩的鮮花輝映張張笑臉,,共和國迎來71周年華誕。
時光必將銘記——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
步伐始終鏗鏘——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正向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發(fā)起最后沖刺?!笆奈濉睍r期乘勢而上,,中華民族必將續(xù)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5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披荊斬棘、克難前行,,是最鮮明的時光印記
30日晨,,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沈陽動車段車間,一列剛剛涂裝好“坐著高鐵看中國”圖標的高鐵列車緩緩駛出,。晨光照耀下,,“中國”兩個鮮紅色的大字格外耀眼。
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接待國內旅游人數預計達5.5億人次,高速公路網車輛總流量將達4.08億輛次,,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1.08億人次,。
“中國經濟率先重啟,,迄今為止走出了‘V’形復蘇趨勢?!泵绹y行高級全球經濟學家阿迪蒂亞·巴韋說。
這是一段怎樣的時光印記,?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yī)院(2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面對前所未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率先報告、率先出擊,,以對全人類負責的態(tài)度,,果斷打響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千萬人口大市關閉離漢通道,;4萬余名醫(yī)務人員星夜馳援,;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勇敢的防控措施,也是前所未有的主動犧牲,。
疫情猶如大考,,考出了令人贊嘆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考出了家的團結、國的凝聚,、每個人的責任,。
在位于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工人在裝配車輛(6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奮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增速比一季度躍升10個百分點,,并持續(xù)穩(wěn)定復蘇,。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至8月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累計增速,、1至8月貨物出口累計增速3個指標實現年內首次轉正,,1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接近轉正……最新數據再次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
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近期發(fā)布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3%,,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正增長,,并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機遇。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zhèn)班母村拉祜族村民扎莫(后排左)一家合影(2019年6月16日新華社記者胡超攝);右圖:扎莫家2015年建成的房子,。當地降雨量大,,很多家庭會在房前搭建棚子,用于晾曬農作物,。扎莫一家種植茶葉5畝,、青貯玉米6畝、砂仁10畝,,同時擔任小組長,、護林員等,2018年全年收入近4萬元(2019年6月16日新華社記者秦晴攝),。 新華社發(fā)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吹響總攻號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末的551萬人,,全國90%以上的貧困縣摘帽,,近1億人口擺脫貧困,貧困發(fā)生率由10.2%降至0.6%,。
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zhàn),,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笔澜玢y行對此這樣評價。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19年10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風雨同舟、生死與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9月30日上午10時,,天安門廣場。
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莊嚴肅穆的氣氛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
千里之外,湖北省京山市石龍鎮(zhèn)國寶橋米種植基地,,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里,,幾臺收割機正在作業(yè),機器的轟鳴伴隨人們的笑聲奏響豐收的樂章,。
“今年的豐收極不容易,!”國寶橋米總經理彭永洪說,,黨帶領我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取得決定性成果,;防大汛,、抗大災,農業(yè)喜獲豐收,。我們現在更有底氣,,好日子還在前頭。
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人民共和國,,始終與人民休戚與共。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前)來到天津市醫(yī)療隊撤離儀式現場,,送別一個多月來一起抗擊新冠肺炎的“戰(zhàn)友”(3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
去冬今春,,在病毒突襲,、疫情洶洶的關鍵時刻,“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惜一切代價”——
從出生30個小時的嬰兒到108歲的老人,,不遺漏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
全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人均醫(yī)療費用約2.3萬元,,重癥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一些危重癥患者的治療費用達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
庚子之夏,,遭遇1998年以來最嚴重汛情,“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全國28個省份遭受洪澇災害影響,,7000余萬人次受災,,滔天洪水,牽動人心,。
各地各部門以汛為令,、聞汛而動,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學高效搶險救援,,強化救災安置和生產生活恢復,防汛救災取得重大勝利,。
決勝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偉大征程上,,“一個都不能少”——
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要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充分激發(fā)廣大人民頑強不屈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我們就一定能夠使最廣大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不斷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輝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滿懷信心,、乘勢而上,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
今天的中國,,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從未如此之近,!
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跨上1萬美元臺階,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決定性進展,。在高質量發(fā)展的航道上,,“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wěn)致遠,。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fā)展格局——
國慶、中秋雙節(jié)將至,,百度發(fā)布了國慶搜索大數據,。“國內游”搜索熱度同比飆升了2374%,,名勝古跡,、國產大片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度假的首選,。
“中國有14億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體有4億人。超大規(guī)模市場是聯(lián)通國內國際市場,、推動形成新發(fā)展格局的關鍵優(yōu)勢,。要將這個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就要緊緊扭住擴大內需的戰(zhàn)略基點,。”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說,。
在江蘇南通海安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一家紡織公司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5月15日攝),。 新華社發(fā)(向中林 攝)
以科技創(chuàng)新催生新發(fā)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fā)新發(fā)展活力——
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必須實現依靠創(chuàng)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必須拿出更大勇氣,、更多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
在深圳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車間里,,一塊塊顯示面板正在機器的操控下緩緩移動,。盡管疫情對行業(yè)帶來沖擊,但這家企業(yè)上半年銷售實現47.9%的逆勢增長,。
“這樣的好勢頭來源于技術創(chuàng)新,,來源于從制造向創(chuàng)造的‘爬坡躍升’?!盩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說,。
農民駕駛農機在吉林省白城市鎮(zhèn)賚縣收割水稻(9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始終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湖北十堰市房縣窯淮鎮(zhèn)西溝村,,駐村第一書記余建福正和村干部組織村民采摘秋茶,,并為明年春茶做準備。秋風拂過,,茶香撲鼻,。
5年多前,西溝村一窮二白,,80%的房屋是土坯房,。如今,依靠茶葉種植,,昔日貧窮落后的小山村變成了全縣脫貧出列的示范村,。
“脫貧之后還要振興,未來生活的‘成色’會更足,,質量會更高,。”余建福信心滿滿,。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當共和國迎來71周歲的第一縷曙光,,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只爭朝夕,,一幅壯美的畫卷徐徐展開——
東北平原,豐收的田野碩果累累,;上海外灘,,璀璨霓虹點綴美麗星空;西北邊陲,,國際貨運班列連接起開放橋梁,;南海之濱,心懷夢想的人們正在揮灑汗水……
“歷史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必須作出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抉擇?!?/p>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奮力邁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⑴c記者:丁靜)
醫(yī)護人員走向武漢火神山醫(yī)院病房(2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支援湖北醫(yī)療隊的劉凱在護送患者做CT的途中停下,,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人欣賞久違的日落(3月5日攝)。 新華社發(fā)(甘俊超 攝)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醫(yī)療隊隊員與武漢同濟醫(yī)院醫(yī)務人員共同將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轉往武漢同濟醫(yī)院中法新城院區(qū)ICU,。在轉運過程中,ECMO(人工膜肺)治療仍在持續(xù)進行(4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上,觀眾在華星光電展區(qū)參觀“8K”顯示屏(2018年11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54年,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小學——西盟小學,,老師帶領孩子讀書學習(資料照片),;下圖為2018年12月7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zhèn)班母村佤山育忠幼兒園的孩子跟著老師巖科上音樂課,。1986年出生的巖科是班母村佤族寨人,。他說,我的阿媽小時候沒有進過一天學堂,,現在,,佤山的孩子們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新華社發(fā)
消費者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一家超市選購飲品(9月16日攝)。 新華社發(fā)(趙松 攝)
中歐班列(渝新歐)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在重慶團結村站準備發(fā)車(6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在服貿會旅游服務專題展區(qū),,中國旅游集團展位的工作人員通過直播向線上觀眾介紹旅游服務產品(9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潘思危 攝
參觀者在服貿會綜合展區(qū)參觀展出的《穿越時空的大運河》數字影像(9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觀眾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軸景觀大道的服貿會專題展區(qū)參觀(9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在黑龍江省富錦市萬畝水稻公園內拍攝的開鐮儀式現場(9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fā)(張濤攝)
山西省萬榮縣萬泉鄉(xiāng)東丁村村民在收割高粱(9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這是4月29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拍攝的人民大會堂,。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相關鏈接: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愛國精神,共創(chuàng)新的輝煌——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