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0月10日電(記者吳書光)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青云鎮(zhèn),素有“柳編小鎮(zhèn)”的美譽,,當地一直有“走東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編花籃”的說法,,“人人能編,天天見錢”的柳編手藝也因此從未消失,。
年逾七旬的王士其是青云鎮(zhèn)王莊村人,迄今已有50年的柳編經驗,?!耙郧熬帠|西是養(yǎng)家糊口的營生?!蓖跏科浠貞浧饘W這門手藝的初衷,。
種杞柳、做柳編,,臨沭縣67萬余人中約有六分之一從事柳編行業(yè),。
臨沭杞柳去皮后的枝條色澤白、粗細均勻,,韌性高,、質地好,是柳編制品的優(yōu)質原材料,。記者獲悉,,紅火的柳編產業(yè)也一度面臨原材料緊缺的困境,臨沭縣為此著力推進柳編產業(yè)品牌化建設,,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引領產業(yè)轉型,有效助力了柳編產業(yè)做大做強,。
從9月29日開始持續(xù)到10月8日的第七屆中國臨沭柳編旅游文化產業(yè)博覽會上,,不僅有常見的柳編產品,記者還看到布藝,、柳鐵混編,、柳木混編、柳布混編等新產品,。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沭柳編代表性傳承人楊進邦說,,一些外地選手在老家村里搞了一些扶貧項目,這次也來這里學習技藝,,希望回去后再教會留守婦女,、老人等編織技藝,為脫貧致富奠定技術基礎。
由于疫情原因,,本以出口為主的柳編產業(yè)受到一定沖擊,。一些柳編企業(yè)轉向本土市場,開發(fā)適合國內消費者的新產品,,并利用直播帶貨等方式擴大客源,。
今年5月,臨沭縣佳柳工藝品有限公司產品設計師宋麗燕,,走到直播帶貨鏡頭前,。“開始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都是自己熟悉的產品,,慢慢就放開了?!彼嘻愌嗾f,,公司已經有了四五個人的直播團隊,截至目前,,直播銷售額已達200多萬元,。
在青云鎮(zhèn),發(fā)展農村電子商務也走上了快車道,,目前成功申報淘寶村6個,。據青云鎮(zhèn)電商中心主任付虎介紹,目前電商中心已入駐60家企業(yè),,形成商戶聚集,、資源共享、一站式服務發(fā)展平臺,,去年“雙11”銷售額達到了2000多萬元,。
據臨沭縣商務局介紹,臨沭如今在冊柳編企業(yè)有一百多家,,每年出口超2億美元,,加上內貿銷售,每年銷售約30億元人民幣,,通過杞柳種植和編織,,農民額外每月可增收約3000元。
一叢叢綠色的杞柳在臨沭縣處處可見,,由此生發(fā)的健康,、綠色的柳編產業(yè),也在不斷回饋著勤勞的人們,,小小的柳條正逐漸織就致富路,、幸福路,。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