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0月30日電 題:把因災致貧返貧的“防火墻”筑得更牢固——中國地震局定點幫扶甘肅永靖見聞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
10月13日,甘肅省永靖縣大川村,。
鄧偉軍指著村后不遠處的山坡說:“就是那兒著火了,。要是村里沒有應急隊,真不知道后果是個啥,?!?/p>
盡管已時隔7個月,提起那次山火,,這位鎮(zhèn)應急管理所副所長依舊心有余悸,,又頗感慶幸。那一天,,天色已暗,,山上突然冒起了濃煙,火光清晰可見,。時值初春,天干物燥,,山上雜草叢生,。村民們的家距著火點不過幾百米,一旦火勢蔓延過來,,后果不堪設想,。大川村應急管理室值班村干部迅速上報鎮(zhèn)應急管理所,組織村應急救援隊員上山撲火,。半小時后,,山火被撲滅,,村民財產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記者在大川村看到,,這里配備了鐵掃帚,、防火服、應急燈,、帳篷等基本救援物資,,明確了應急管理室、第一響應人,、災害信息員等職責,,建立了一套針對村實際情況的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這是中國地震局減災扶貧工作成果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在中國地震局幫助下,永靖縣正在推進“3+4”全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是三級管理機構,即縣里有應急管理局,、鄉(xiāng)鎮(zhèn)有應急管理所,、村里有應急管理室;“4”是四級救援隊伍,,即縣應急救援聯(lián)隊,、片區(qū)應急救援中隊、鄉(xiāng)(鎮(zhèn))應急(消防)救援中隊,、村(社區(qū))應急(消防)救援隊,。
永靖是中國地震局的定點幫扶縣,屬于國家“三區(qū)三州”深度貧困地區(qū),,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冰凍,、旱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fā),。
例如鹽鍋峽鎮(zhèn)黑方臺,,這塊面積約13.7平方公里的臺塬,自1968年以來已發(fā)生滑坡150多次,,累計造成41人死亡,,3人失蹤,100多人受傷,,997座群眾住宅,、5所學校和19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被摧毀或被迫搬遷,,3200多畝耕地棄耕,720多畝農田被毀,。
災害與貧困相伴而生,。深入了解當?shù)厍闆r后,中國地震局駐永靖縣幫扶隊下定決心:既要想方設法讓群眾賺錢脫貧,,又必須要提高當?shù)剞r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前移防范因災致貧返貧的關口。
但這并不容易,。一方面,,在鄉(xiāng)鎮(zhèn)、農村設立應急管理機構,、應急救援隊伍并不普遍,,可供借鑒經驗少;另一方面,,永靖財政困難,,如何確保應急力量能力強、養(yǎng)得起是個難題,。
面對困難,,中國地震局駐永靖縣掛職副縣長徐鑫給自己立下了“軍令狀”:“咱們得發(fā)揮行業(yè)優(yōu)勢,必須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為此,,在中國地震局、永靖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幫扶隊與當?shù)孛芮泻献?,向外邀請科研機構、專業(yè)智庫出謀劃策,,向內深挖潛力盤活資源,,確保應急體系建設科學可行;積極多方爭取資金,,完善設施,、建立隊伍、配齊裝備,;常態(tài)化組織開展各層級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協(xié)調甘肅省水域救援大隊落戶當?shù)兀岣邞本仍芰Α?/p>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從2019年至今不到兩年時間,,永靖縣已組建各類應急隊伍14支,、片區(qū)應急救援中隊4個,,新建應急物資儲備站143個,新建和改造升級微型消防站149個,,被確定為首批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創(chuàng)建試點單位……
目前,,永靖縣已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開始朝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奮進,。中國地震局的減災扶貧實踐也在當?shù)鼐o鑼密鼓向前推進,,打造數(shù)字化應急系統(tǒng)等新目標正在抓緊落實。
“我們要把永靖因災致貧返貧的‘防火墻’筑得更牢固更長久,!”徐鑫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