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上合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
新華網(wǎng)北京11月17日電 不久前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發(fā)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上合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近日在接受新華網(wǎng)專訪時表示,,中共十九大報告再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了中國追求和平發(fā)展的愿望。
以下是專訪的主要內容:
新華網(wǎng):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引發(fā)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這幾天,,全球媒體紛紛在突出位置報道中共十九大,報道中國的發(fā)展成就,,解碼中國的發(fā)展經驗,,關注中國未來的道路怎么走。對十九大報告,,您最關注什么,?您對本次大會如何評價?
阿利莫夫:我認為,,中共十九大是一次勝利的大會,、成功的大會,它的意義深遠,,影響廣泛,,不僅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和繁榮確定了發(fā)展路徑,而且將有利于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國際社會廣泛積極評價中共十九大,,相信此次大會制定的政策將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安全,,促進共同發(fā)展,。
我認為,十九大報告繪制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藍圖,。五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5年后的今天,十九大報告中對“中國夢”給出了更詳細的實現(xiàn)路徑,。另一方面,,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大會。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市場網(wǎng)絡“新的服務器”,,并“站在世界地圖前”謀劃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fā)展,,為世界經濟的未來提供新的智慧與方案。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未來中國外交的方針和政策,,非常系統(tǒng)全面,,給新型國際關系作出新的界定,對國際形勢進行了一分為二的科學判斷,,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略,,強調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堅持正確義利觀,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明確指出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提出中國要打開國門搞建設,,打造新的國際合作平臺,要全面推進“一帶一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出中國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我相信在習主席的領導下,,未來中國必將繼續(xù)取得更大成功,。
新華網(wǎng):您認為,中共十九大為何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九大報告的內容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阿利莫夫:我認為,十九大報告不僅為中國的發(fā)展提出具體要求,,還有助于推動更多國家了解和認同中國道路,、中國方案,更好地凸顯中國道路的世界示范作用,。
十九大報告明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認為,這“兩個構建”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所描繪的未來圖景是中國今后的行動指南,,更明確了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內涵,,也更清晰,、具體地描繪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和新方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對中國過去5年外交實踐和全球治理的高度總結,并由此產生了諸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倡議和思想,,打造了很多國際合作平臺,成為了深受歡迎且行之有效的公共產品,,如亞投行,、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G20,、APEC等,。
中國過去5年來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實踐,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也為其他國家實現(xiàn)經濟現(xiàn)代化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本和經驗,,為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在不斷融入國際社會,,與國際社會接軌,,也在不斷地推動國際治理體系良性向前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順風車”,,使更多的發(fā)展中國家受益,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道路,、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對全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新華網(wǎng):中共十九大報告說,要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您如何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您對此如何評價,?
阿利莫夫: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著不同國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tài)、不同社會制度的分歧甚至對立,,但無論怎樣,,我們是共同的人類,人民才是歷史活動的主體,。不同信仰,、制度、民族和國家可以和平共處,、有序競爭,,讓共同利益壓倒分歧對立,讓人類理性選擇世界的未來,。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第一次向世界傳遞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此后,,習近平主席對命運共同體不斷頻繁闡釋,準確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在國與國關系中尋求最大公約數(shù),。
我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tài)的“全球觀”,,蘊涵于中國堅持的正確義利觀,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fā)展的愿望,,繼承和弘揚了《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核心理念,,超越西方消極意義上的同一個地球、地球村等,。正如習主席2015年9月在第70屆聯(lián)大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指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推健l(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lián)合國的崇高目標?!?/p>
命運共同體著眼于人類文明的永續(xù)發(fā)展,,超越狹隘的民族、國家視角,,推動建立文明秩序,,尋求人類最大公約數(shù),塑造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倡導和平發(fā)展,、共同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積極意義上的休戚與共,,不僅要在物質層面,還要在制度,、精神層面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達到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新境界,。
新華網(wǎng):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qū)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
阿利莫夫: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然而,,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出現(xiàn)的以貿易保護主義等為表現(xiàn)的“逆全球化”苗頭,讓人們對經濟全球化的前景產生了憂慮,。
應當看到,,正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不可能解決一切問題,它在提供經濟增長動力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問題,,才需要給經濟全球化不斷注入新內涵,、賦予其新的活力,。貿易保護的“逆全球化”做法,顯然不符合互利互惠的原則,,可謂損人而不利己,。在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暗流涌動之際,,中共十九大報告為經濟全球化開出“新藥方”,。
報告重申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還將“發(fā)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寫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方略,,并細化為一系列具體部署,,包括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等。這些措施表明中國將更加開放,。
報告寫入“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這表明,,中國將為確保全球化福祉分配更加公平,,解決好全球化伴生的種種問題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共十九大為世界發(fā)展發(fā)掘了新動力,。新一輪全球化已經開啟,,中國將引領全球化的正確方向,。
經濟全球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建立更加包容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體制和機制。為此有必要改善全球治理體系,,引導全球貿易向著更加開放,、普惠和均衡的方向發(fā)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zhàn),,共享全球化的發(fā)展成果,,為之注入互利共贏的新內涵。
新華網(wǎng):十九大報告說,,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您覺得,上合組織未來將如何進一步推動互利合作惠及各國人民,?
阿利莫夫:上合組織成立16年來,,成員國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的“上海精神”,為本地區(qū)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做出了巨大貢獻,。本組織成員國簽署了眾多合作文件和決議,,涉及深化貿易合作、交通運輸便利化,、加強互聯(lián)互通建設,、擴大工業(yè)與投資合作、推動金融領域合作,、加強科學技術合作等,。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上合組織多邊經濟合作迎來新機遇,,展現(xiàn)出新的發(fā)展前景,。一方面,上合組織地區(qū)各國經濟急需轉型,,都在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多邊經濟合作積極性上升;另一方面,,“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上合組織多邊經濟合作注入新動力,。上合組織成員國在雙邊層面紛紛與中國簽署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協(xié)議。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時指出,,要加強在能源、裝備制造,、農業(yè),、航天等領域合作,要做好“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lián)盟對接,,共同開展北極航道開發(fā)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產能合作正積極推進,,世界上唯一的跨境經濟貿易區(qū)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運作良好,。2016年6月,中國企業(yè)承建的中亞最長隧道安格連—帕普鐵路卡姆奇克隧道正式通車,,這是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建“一帶一路”互聯(lián)互通合作示范項目,。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大型工程項目相繼實施,,涉及礦產資源勘探開發(fā)、天然氣D線管道,、火電站建設,、石油冶煉、水泥生產,、電信運營,、農業(yè)及金融合作等眾多領域。在中國信貸資金支持下,,中國建筑工程企業(yè)在塔相繼承攬大型工程項目,,得到了塔方各界的高度好評和認可,為中國工程企業(yè)贏得了良好信譽,。中國路橋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建成和修復的國家級,、地區(qū)級公路長度近1000公里,中吉在電力,、能源等領域合作廣泛,,給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亞地區(qū)的一些多邊經濟合作項目有望加快落實,。
-
【十九大的世界意義·專家談】陳鳳英:中國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更多開放樣板
陳鳳英認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將會繼續(xù)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中國很有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闖過“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奇跡,。1960年,全球有101個中等收入經濟體,,到2008年,,其中僅有13個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其余的國家和地區(qū)繼續(xù)停留在中等收入階段,,有的甚至降為低收入經濟體,,世界銀行的報告由此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她說,,“未來,,當一個將近14億人口的大國闖過‘中等收入陷阱’,這種經驗將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注入新動能,,也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更豐富的方略?!?2017-11-04 06:45:28
-
【十九大的世界意義·專家談】中國方案為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姜躍春在接受新華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引擎,,十九大后經濟發(fā)展思路浮現(xiàn),,中國方案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2017-11-01 07:04:39
-
【十九大的世界意義·專家談】榮鷹:中國道路具有世界示范意義
榮鷹表示,十九大報告充分肯定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做的貢獻,,意義重大,成果豐碩,。報告提出的“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為中國發(fā)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2017-10-31 06:55:28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