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坎帕拉6月10日電? 通訊:“帶不走”的中文教師隊伍
新華社記者張改萍
“請問,,您是我們學院的老師嗎,?”
“是,我是語言學院的老師,?!?/p>
“您貴姓?”
“我姓張,?!?/p>
“我們認識一下,這是我的名片,?!?/p>
……
在烏干達麥克雷雷大學教學點魯揚子中學,學員們正在講臺上模擬角色朗讀課文。
今年3月起,,來自烏干達全國各地中學的35名青年教師來到魯楊子中學,,進行為期9個月的封閉式集中培訓。到年底培訓結束后,,他們就可以回各自學校做中文教師了,。這一采用全新教學模式的“烏干達當地教師孵化項目”,未來將給烏干達留下一支“帶不走”的中文教師隊伍,。
?。玻硽q的學員希爾達是首都坎帕拉以北40公里恩杰杰高中的英語老師?!爱攲W校公布中文培訓教師選拔的通知時,,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毕栠_說:“學好中文可以讓我在工作中更有競爭力?!?/p>
學員賈斯特斯來自坎帕拉以東400多公里的卡巴萊三一中學,,是一名斯瓦希里語教師?!爸形碾y學的是漢字書寫,、聲調以及量詞的使用。在掌握一些規(guī)律后,,我發(fā)現中文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
課余時間,,這些未來的中文教師喜歡上了打乒乓球,。由最初班上只有一名學員會打乒乓球,發(fā)展到現在有二十幾名學員會打乒乓球了,。
阿蘭在了解乒乓球比賽規(guī)則和練習打球后,,覺得乒乓精神和中國人永不言敗的精神很像?!爸袊藢ξ磥肀в行判暮拖M?,不到最后一刻,絕不驕傲自滿,、掉以輕心,,也不輕言放棄?!?/p>
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的錢明敏是中文培訓班的一名教師,,主要教授中文語法和詞匯。
她介紹說,授課第一個月時,,上下午都安排了課程,,后來發(fā)現這種“填鴨式”授課方式許多學員消化不了?!盀榇?,我們經過和國內中文教學專家討論,決定采用‘知識內化’教學模式,,將下午三點半后的教學調整為課后輔導,,指導學員作業(yè)和回答他們感興趣的問題?!?/p>
據了解,,“烏干達當地教師孵化項目”最初由烏干達教育部提出申請,中國漢辦和烏干達教育部合作設立,,旨在創(chuàng)新本土中文教師培訓方式,,分三期進行。每期分四階段授課和考核,,第一,、二階段安排了中文綜合、聽力,、口語,、書寫課程以及中華歷史文化和國情知識的介紹,第三階段后增加中文專業(yè)知識,、教學技能,、教學法等內容,最終讓學員通過中文水平四級考試,。三期培訓結束后,,受訓總人數預計達到100人。
麥大孔院中方院長洪永紅介紹說,,每年漢辦派往麥大孔院20名左右中文教師,,加上當地一名本土中文教師,僅靠這20多名教師,,在烏全國開展中文教學遠遠不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洪永紅說:“這種項目孵化型培訓創(chuàng)新模式加大了對本土中文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可有效彌補中文教師缺乏的短板,亦可帶出一支永遠扎根當地的師資隊伍,?!?/p>
“學員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非常刻苦,,許多人早晨6點起床后就開始自習,,晚上10點下課后仍然在教室堅持學習?!卞X明敏說,。
目前,培養(yǎng)本土中文教師是孔子學院的重要任務之一,,如此成規(guī)模集中封閉式培訓本土中文教師的麥大孔院,,是第一個進行海外試點的孔子學院。
“在本土教師培養(yǎng)孵化行動中,,通過強化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提高當地教師的中文語言和教學能力,爭取把他們培養(yǎng)成穩(wěn)定的中文師資力量,,從而幫助更多烏干達人學習中國語言,、體驗中國文化?!焙橛兰t說,。
麥大孔院烏方院長奧斯瓦爾德·恩多萊里爾表示,麥大孔院已與烏干達國家課程發(fā)展中心建立伙伴關系,,在烏干達中學推廣中文教學?!啊疄醺蛇_當地教師孵化項目’完成后,,將在100所學校開設中文課程?!?/p>
“這里的每一名本土教師都是中文在烏干達傳播的‘星星之火’,,是中文教育在烏干達發(fā)展的最堅固的基石?!睘醺蛇_國家課程開發(fā)中心主任格蕾絲·巴谷瑪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