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洛杉磯10月5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本年度“天才獎”日前揭曉,,加州理工學院華人女科學家曹穎為25位獲獎者之一,。她因為在揭示靈長類動物大腦視覺神經機制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而獲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認為,曹穎的研究為闡明一系列其他神經計算和感官處理功能打下了基礎。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和生物工程學系主任斯蒂芬·梅奧說:“曹穎是探索我們如何感知周圍世界的開拓者,,她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于大腦如何識別面部的理解?!?/p>
在曹穎早期的研究中,,她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研究了獼猴視覺處理系統(tǒng)。結果表明,,獼猴的腦細胞在識別臉部特征時有明確“分工”,。曹穎及其團隊2017年發(fā)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又進一步破譯了大腦中的面部識別機制,即大腦僅需要約200個神經元就能實現(xiàn)面部識別,。
曹穎出生于中國,,幼年隨父母赴美,她曾先后就讀于加州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目前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曹穎表示,,獲得這個獎項是對她的團隊辛勤工作和才華的認可,。下一步團隊將涉足新的研究領域,繼續(xù)探索大腦其他部分的功能及其他物種的大腦,。
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創(chuàng)設于1981年,,旨在表彰在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每年評選20名至30名杰出人士,,并在5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62.5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xù)探索。在曹穎之前,,已有陶哲軒,、莊小威、陳露,、何琳,、楊培東和張益唐等華人科學家獲得過該獎。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