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利馬11月27日電 通訊:中國龍獅揚威秘魯——記秘魯中華通惠總局醒獅團
新華社記者張國英
扎馬步,、彈跳、舉高,、擺動,、騰挪……位于利馬老城區(qū)的秘魯中華通惠總局多功能大廳燈火通明。一群身穿圓領運動衫、黑色武術練功褲的青少年在教練的帶領下正在進行舞龍舞獅基本功訓練。這是秘魯最大的僑社——秘魯中華通惠總局醒獅團每周五晚訓練的一個場景。
舞龍舞獅是中國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169年前,首批華人移居秘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隨之被帶入這個印加文明古國。近年來,舞龍舞獅受到越來越多當?shù)厝A僑華人和秘魯民眾的喜愛,,在首都利馬現(xiàn)有的幾個醒獅團中,中華通惠總局醒獅團的規(guī)模最大,。
醒獅團副團長鄧振棠介紹說,,通惠總局醒獅團成立于1988年,旨在凝聚旅居秘魯?shù)哪昵嘁淮?,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tǒng)的舞龍舞獅文化,。30年來,醒獅團由最初的30人擴大到目前的150人,,其中30%是秘魯人,,70%是當?shù)爻錾娜A裔,最小的隊員11歲,,最大的50歲,。
每年4月是醒獅團的招生季。由醒獅團教頭組成的3人面試小組逐一對報名者進行面試,,錄取的首要標準是對舞龍舞獅以及中國文化的熱愛,。新學員在初期訓練中,除學習舞龍舞獅基本功外,,還要學習醒獅文化和醒獅團的歷史,。
談起自己加入醒獅團,12歲的克里斯蒂安滿臉驕傲,。他說,,自己剛剛通過預備期考試,有資格穿上練功隊服了,,希望有一天能像老隊員一樣成為一名“獅頭”,。
蔡宇洪生于秘魯,父親是廣東臺山人,,母親是秘魯人,,他的哥哥是醒獅團首批隊員。在哥哥的影響和熏陶下,,1991年,,15歲的蔡宇洪正式加入醒獅團,2004年升任醒獅團教練,2007年受僑社選派赴廣東佛山進行舞龍舞獅培訓,?!叭缃瘢椠埼瑾{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辈逃詈檎f。
目前,,通惠總局醒獅團有25個獅頭和5條龍,。按照中國民間傳統(tǒng),人們認為龍獅經過點睛之后才會有靈氣,、能驅邪,,因此新龍、新獅需要舉行點睛儀式,。記者采訪當天,,正趕上醒獅團舉行這一儀式。
儀式上,,醒獅團首先列隊,,在關公像前祭拜,然后由僑領在龍,、獅的雙目、前額和頭頂點上殷紅的朱砂漆,,象征給予新龍,、新獅生命。隨后,,鑼鼓齊鳴,,龍、獅在醒獅團隊員們手中舞動,,搖頭擺尾,、翻滾跳躍……活靈活現(xiàn)的表演博得眾人喝彩。
秘魯是華人最早到達和聚居人數(shù)最多的拉美國家之一,。目前,,該國有300多萬人擁有華人血統(tǒng),占秘魯人口總數(shù)的近十分之一,。每年春節(jié),,利馬唐人街都會舉行盛大的舞龍舞獅表演,營造出喜慶吉祥的節(jié)日氛圍,,令當?shù)貎S胞非常自豪,。
鄧振棠說,中國的舞龍舞獅表演正逐步融入秘魯人的生活。利馬唐人街的龍騰獅舞鬧新春已成為當?shù)亓曀?。此外,,每逢有重大活動,秘魯人都會請醒獅團前去舞獅助興,。在秘魯人的婚禮上,,舞獅已成為一種時尚。
經過多年努力,,秘魯華人聚集的大城市都先后成立了醒獅團,。鄧振棠表示,希望中國傳統(tǒng)的醒獅文化在秘魯全國各地開花,,讓秘魯民眾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