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綜述:多彩 平等 包容——海外人士積極評價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文明交流互鑒搭建平臺
新華社記者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于5月15日在北京開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海外人士高度評價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認為大會將為促進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搭建交流互鑒的平臺,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因多彩而美麗
文明是多彩的,。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nèi)涵的精神生活,、開創(chuàng)更有選擇的未來,。
老撾國立大學(xué)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西提賽說,,亞洲國家文明多樣,各文明間有許多方面可以交流互鑒,,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彼此間了解提供了契機,。老撾也有許多民族,,每個民族都講不同的語言或方言,,有自己的習(xí)俗、傳統(tǒng),、宗教,。此次對話大會是向全球推介老撾文化的一個好機會,。
菲律賓新聞部長馬丁·安達納爾認為,古代絲綢之路促進了包括菲律賓在內(nèi)沿線各國文明的交融與發(fā)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亞洲各國更應(yīng)利用這一契機促進彼此了解,讓人類文明更加豐富多彩,。
法國香波堡景區(qū)負責(zé)人讓·德奧松維爾說,,各國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需要不斷的交流和對話,,目的是讓不同的文明和諧共處,。“法國高度重視世界多極化,、文化地位平等原則和文化多樣性,。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極為重要,法國對此高度關(guān)注,?!?/p>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阿姆斯特朗非常期待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召開。他建議與會各方更多關(guān)注亞洲各國共享的歷史和淵源,、亞洲文化的多樣性,、當代亞洲引領(lǐng)世界經(jīng)濟背后的巨大動能、如何為打造人類共同繁榮與合作探索道路等議題,。
以平等促團結(jié)
文明是平等的,。要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必須秉持平等,、謙虛的態(tài)度,。
安達納爾表示,此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關(guān)鍵詞是相互尊重,。亞洲不同的文明之間雖有差異,,但應(yīng)做到相互尊重、互不干涉。中國舉辦此次大會,,正展現(xiàn)出了中華文明兼容并蓄,,能夠包容、尊重并欣賞不同國家的文化與傳統(tǒng),。
緬甸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席哥哥萊說,,這次對話大會在加深亞洲不同文明間相互理解方面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可以幫助解決目前因誤解和不正確信息導(dǎo)致的諸多國際問題,。通過這一平臺,,不同國家之間了解得到增強、友誼得到提升,,彼此間的合作也將得到進一步深化,。
印度文化關(guān)系委員會前主席錢德拉說,文明歷來是人類共有的,,同時人類的進步也依賴于文明的對話,。“因此,,我非常高興看到中國能夠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各國要借此機會展開文明對話,各國間不同文化將有效交流,?!?/p>
以包容化隔閡
文明是包容的,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xiàn)文明和諧。
希臘總統(tǒng)帕夫洛普洛斯說:“多年來我們一直飽受那些毫無歷史根據(jù)的理論的干擾,,比如鼓吹所謂‘文明沖突是未來沖突主導(dǎo)模式’的‘文明沖突論’,,就是個巨大錯誤,因為真正的文明之間不會產(chǎn)生沖突,,真正的文明之間有時僅僅是缺少彼此溝通或溝通渠道被截斷了而已,。我們需要重建這些渠道,,我們必須重新恢復(fù)這種溝通,,這就是不同文明間的對話?!?/p>
安達納爾認為,,人文對話是促進相互理解與諒解的有效途徑。他說,,很多亞洲國家都有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通過不同文明之間的人文對話促進相互理解與諒解,、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發(fā)展,,我認為正當其時?!?/p>
印度尼赫魯大學(xué)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斯里坎特·孔達帕利表示,,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對促進經(jīng)濟和社會共同發(fā)展非常必要和重要,有助于人們了解不同文明,,并通過對話實現(xiàn)互利共贏”,。他說,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舉辦將令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牢固,。(參與記者:唐霽,、韓茜、章建華,、鄭昕,、袁夢晨、夏鵬,、于帥帥,、李曉鵬、趙旭,、朱東陽,、王超、車宏亮,、莊北寧,、趙旭、胡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