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國際觀察)美國極限施壓挑戰(zhàn)國際規(guī)則將自食惡果
新華社記者
美國政府近來在國際上頻頻采取極限施壓做法,,對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古巴等國肆意揮舞制裁大棒,對中國,、歐盟,、日本、印度等以加征關稅相威逼,,妄圖用這種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的手段迫使其他國家屈服于美方蠻橫無理的要求。
多國專家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極限施壓的做法公然挑戰(zhàn)國際規(guī)則,,嚴重破壞世界貿易體系和國際秩序,甚至威脅一些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美方所作所為正遭到越來越多國家抵制,,其用霸凌手段滿足私利的企圖不會得逞。
動機:地緣野心與政治需要
專家們認為,,美國的極限施壓做法對外是為了實現美方的地緣政治野心,,對內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國內政治需要。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軍事大學教授路易斯·金塔納:美國對委極限施壓的目的不僅是推翻馬杜羅政府,,更希望借此打擊得到委政府支持的古巴,、尼加拉瓜等拉美左翼國家,以實現美國對“拉美后院”的絕對主導權,,讓“門羅主義”在拉美復辟,。
比利時-中國經濟貿易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極限施壓的做法是美國單邊主義政策的一部分,美國想通過向整個國際社會施壓的做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目前,,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做法就十分明顯。當美國想要實施制裁時,,還會要求其他國家效仿它,。如果其他國家不服從,也會遭到美國的制裁。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馬庫斯·陶伯:中美貿易磋商需要雙方相互妥協(xié),,而美方沒有任何妥協(xié)讓步的誠意,,反而通過各種方式頻頻極限施壓,部分原因在于眼下需要展現“與中國對抗”的強硬形象為其國內政治考量服務,。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美國搞極限施壓,,首先反映了一種單贏的思維,就是其他國家不能獲得好處,,必須是美國獲得好處,。為了獲得好處,美國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其次,,搞極限施壓,表明美國過高估計自己,,認為只要舞刀弄槍,,別國就會害怕、求饒,。而事實上,,這暴露出美國對形勢的誤判。
危害:破壞秩序與制造混亂
專家們指出,,美國的極限施壓做法危害無窮,,正在破壞世界貿易規(guī)則,動搖現有的國際秩序,,給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許多國家?guī)碡撁嬗绊憽?/p>
古巴國際關系高級學院教師,、前古巴駐羅馬尼亞大使曼努埃爾·耶佩:美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經常違反國際法和《聯(lián)合國憲章》。美國正在打破二戰(zhàn)后逐漸形成的全球政治平衡,,在國際關系中制造混亂,,給其他各國帶來負面影響。
阮宗澤:美國極限施壓的做法給國際體系,、國際規(guī)則帶來巨大沖擊,。例如,美國為了向伊朗施壓,,退出伊核協(xié)議,,這是對美國自身參與制定的國際規(guī)則的破壞。美國還退出了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xié)定》,,這也是對國際規(guī)則,、全球治理,特別是生態(tài)治理體系的破壞,。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令國際貿易逐步萎縮,并將改變國際貿易體系。美國為滿足本國利益,,拋開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肆意施加制裁、加征關稅,,對國際貿易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羅梅君:現階段,美國也在向歐洲,、特別是德國施加壓力,。美國反復無常的做法讓歐洲盟友對其失去信任。其發(fā)起的貿易戰(zhàn)也讓歐洲盟友認清,,美國眼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結果:失道寡助與自毀形象
多國專家認為,美國極限施壓的做法貌似氣勢洶洶,,但嚇唬不住那些堅決捍衛(wèi)自身核心利益的國家,。美方一味蠻橫行事,最終結果只能是失道寡助,,自毀形象,,自食惡果。
伊朗德黑蘭大學教授馬蘭迪:美國政府退出伊核協(xié)議,,單方面重啟對伊朗的制裁,,這是公然挑戰(zhàn)國際秩序、危害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一個典型例子,。伊核協(xié)議是一份多邊協(xié)議,,經過聯(lián)合國安理會核可,美國單方面退出該協(xié)議,,就是公然背棄自己的國際承諾,,破壞自身的國家信用。因此,,伊朗政府已多次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即美國不可信賴。伊朗絕對不會屈服于美國的壓力,。美國制裁雖然給伊朗造成了一定困難,,但只要伊朗人民團結一致,這些困難完全可以克服,。
日本東洋學園大學政治學教授朱建榮:美國的極限施壓做法其實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很可能令美國參與建立的國際經貿規(guī)則毀于一旦,從而引起公憤,,加速其霸權的衰落,。美國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中東,、歐洲、拉美國家揮舞大棒,,一味施壓的外交政策破壞了美國的國際聲譽,,也讓對美國心存幻想的人們認清現實。
曼努埃爾·耶佩:美國采取的極限施壓行為,,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當今世界是多極世界,美國的極限施壓做法很難壓服對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站出來反對,,在全球范圍內挑戰(zhàn)美國的霸權政治。與美國的霸權主義思維不同,,如今世界上已出現一些提倡共同發(fā)展與雙贏的新思想和新倡議,,正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執(zhí)筆記者:趙卓昀,、陳靜,;參與記者:姜俏梅、徐燁,、王瑛,、張遠、張驍,、欒海,、潘革平、朱婉君,、穆東,、馬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