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3日電 題:“我們留學在新疆”——吉塔青年中國留學記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阿依努爾
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薩德爾別克騎車去中科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辦公室(6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攝
來中國留學的5年,,薩德爾別克保持了他一貫的嚴謹認真,也因此順利取得新疆師范大學碩士學位,,繼而在中科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攻讀博士,。
最近,他正在緊張地對論文進行最后的修改,,“最近的時間每一分鐘都很寶貴,。”他說,。
薩德爾別克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風景美麗的塔拉斯,。12歲那年,父親去世前囑咐他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他一刻不敢懈怠,成功考取了吉爾吉斯國立民族大學地理系,。
因為酷愛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加之對中國十分感興趣,他在大學期間選修了漢語,。
“中國有句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我覺得多會一門語言,,也會多一個機會,。”薩德爾別克說,。2014年,,他只身來到新疆烏魯木齊,開始了中國求學路,。
在新疆師范大學學習對外漢語期間,,薩德爾別克接觸到了中國歷史、功夫,、書法等傳統(tǒng)文化知識,?!凹獱柤褂泻芏嘀袊唐罚鞘俏覍χ袊畛醯挠∠?,而在這里學習,,我終于了解了中國發(fā)展的背后是文化的積累?!彼f,。
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薩德爾別克在中科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辦公室修改論文(6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攝
2016年,,薩德爾別克申請了中科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人文地理專業(yè),,成為一名博士生。
“這是一次專業(yè)上的提升,?!彼f。薩德爾別克開始研究吉爾吉斯與中國旅游業(yè)發(fā)展前景,,并在導師的指導下,,探討吉爾吉斯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他也會借助每年回國的機會,,在本國的高校、旅游公司進行交流,、調研,。
“在中國攻讀博士,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有壓力才有進步’,,去年回國我本科的導師就夸獎我在學業(yè)上有很大長進,。”他說,。薩德爾別克期待畢業(yè)后能夠繼續(xù)留在中國,。
作為薩德爾別克的同學,來自塔吉克斯坦的福樂卡德則喜歡用另一種方式了解中國——旅行,。
來中國兩年多以來,,福樂卡德去過中國很多城市,因為喜歡上了北京,,他決定在新疆讀完碩士后,,去北京攻讀博士學位。在烏魯木齊學習之余,,他也喜歡在足球和籃球運動中結交中國朋友,。
“我的女朋友在塔吉克斯坦,因為我在中國,,她也想來中國留學,?!备房ǖ抡f,每年回家,,他都要給女朋友送一樣中國禮物,,國畫和茶葉是她的最愛。
因為毗鄰中亞,,新疆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中亞留學生在此深造,。僅中科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已累計培養(yǎng)55名中亞留學生,,其中博士32人,、碩士23人。
教育部發(fā)布數(shù)據顯示,,中國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2018年,19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9.22萬名留學生來華留學,,其中,,“一帶一路”沿線64國來華留學生人數(shù)共計26.06萬人,占總人數(shù)的52.95%,。
教育部數(shù)據分析表明,,留學生的專業(yè)結構正在不斷優(yōu)化,中國自然學科專業(yè)教育越來越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