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9月10日電 (國際觀察)英式民主在“脫歐”迷局中亂了方寸
新華社記者楊曉靜 張代蕾
英國議會下院10日凌晨再次否決首相約翰遜提出的在10月15日提前舉行大選的動議,,令欲強行使英國在10月31日期限前“脫歐”的約翰遜再遭打擊,,英國“脫歐”前景更加迷茫。
自2016年6月的全民公投至今,,英國“脫歐”已歷時3年多?,F如今,如何“脫歐”仍是個問號,,英國社會對“脫歐”合法性的質疑日益高漲,,不少民眾開始反思一度引以為豪的英式民主制度,甚至呼吁英國應考慮民主重建,。
代表性存疑的公投
2016年6月,,英國舉行歷史性的“脫歐”公投,“脫歐”和“留歐”分別獲得51.89%和48.11%的支持率,。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令英國走上“脫歐”道路的公投結果不僅不能代表民意,反而撕裂了民意,。
英國學者,、資深媒體評論員馬丁·雅克指出,,“脫歐”公投結果雖然是贊成“脫歐”的人略占多數,但不容忽視的是,,不贊成的人也接近一半,。這不是一個“壓倒性”勝出的結果,而是近半數民眾意見被否認的困境,。
英國共產黨國際書記約翰·福斯特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脫歐”公投讓英國48.11%的選民意愿被其余51.89%所“綁架”。
此外,,英國輿論認為,,公投中之所以“脫歐”意見勝出,原因在于45歲以上人群的投票率大大高于45歲以下人群,,而前者多數支持“脫歐”,,后者多數支持“留歐”。
根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2017年底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受訪的350多位英國青年普遍認為,,在“脫歐”公投中,年輕人未能充分表達意見,。
失靈的反對黨機制
有著700多年歷史的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這一直讓英國人引以為傲。2017年初,,英國議會經司法裁決掌握“脫歐”主導權時,,民眾對其充滿期待。但如今,,民眾已對議會無休止的“脫歐”辯論和投票失去耐心,。
英國首相約翰遜反復宣稱,即使沒有與歐盟達成協(xié)議也要在10月31日前帶領英國“脫歐”,,但隨著這一期限的臨近,,反對派在議會對約翰遜的強行“脫歐”計劃發(fā)起了猛烈阻擊。自本月3日英國議會結束夏季休會以來,,反對派發(fā)起阻止“無協(xié)議脫歐”的法案一周內獲議會兩院批準,。約翰遜為打破議會阻擊而發(fā)起的兩次提前大選動議均被否決。
就“脫歐”一事,,英國政府認為,,如期“脫歐”,盡早結束“脫歐”苦旅,,符合國家利益和人民意愿,;而在反對派看來,草率“脫歐”將引發(fā)經濟動蕩,,不利于英國今后的發(fā)展,。均宣稱自己是為了國家利益的各派議員在議會相互拆臺,、打口水仗,府院分歧始終無法彌合,。
按照英國民主制度的設計,,反對黨的職能是監(jiān)督執(zhí)政黨及政府的行為,一旦其出現重大失誤,,隨時準備上臺執(zhí)政,。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監(jiān)督本應在約束執(zhí)政黨的同時推動政府提高效率,,但這一機制在“脫歐”過程中完全失靈,。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政治研究室主任李靖堃認為,在當下的英國政界,,上臺執(zhí)政已成為壓倒一切的目的,,政黨利益甚至個人利益被置于國家利益之上,“脫歐”已演變成黨派之爭,、個人恩怨之爭,、權謀之爭。已經沒有人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沒有人承擔責任。
脫離民眾的代議制民主
應約翰遜請求,,英國議會10日起再次休會,,為“脫歐”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擔任議會下院議長10年的約翰·伯科9日宣布最晚將于10月底辭職,。作為中立仲裁者,,議長通常不做政治評論,但伯科在發(fā)表辭職聲明時說:“我們正在冒險貶低這個議會,?!?/p>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宣稱服務于人民,,本應為人民解決問題,。然而受困于“脫歐”引發(fā)的黨派之爭、府院之爭,,英國政府無法推進其他國內議程,,造成經濟瀕臨衰退,商業(yè)信心重挫,,民眾怨聲載道,。
李靖堃說,代議制民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精英民主,,但這種精英民主越來越脫離民眾,,越來越無法解決民眾面臨的實際問題,,導致民眾對精英政治越來越失望。
福斯特指出,,西方民主制度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代表的是資產階級利益,制度內的政黨代表的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不同派別,,他們尋求掌控民意,,提供民主的“假象”。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